《郊区的鸟》正在热映中!
这是导演仇晟在2018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郊区的鸟》入围第7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金豹奖,获得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片奖。
很多青年创作者都想要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或者正在筹备当中。
第一次拍电影实际上包含哪些环节?
从何开始第一步?
非科班出身来学拍电影,难吗?
做导演的门槛,到底高不高?
我们请到《郊区的鸟》导演仇晟、监制黄茂昌来影视工业网·HELLO!全球电影节社群做了一期直播。两位主创隔空对话,畅聊影片的创作与制片幕后细节。
-1-【 人物简介】
《郊区的鸟》导演仇晟
仇晟,生于杭州,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学士,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制作硕士。曾入选金马电影学院及柏林天才训练营。首部剧情长片《郊区的鸟》获得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西班牙Novos Cinemas电影节“最佳电影”,澳门国际影展及菲律宾QCinema电影节NETPAC奖,并入围第71届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当代影人”竞赛单元及其他二十余个电影节。
《郊区的鸟》监制 黄茂昌
黄茂昌,国际制片人。上海国际电影节、香港HAF电影计划等创投单元评委,多次在戛纳制片人交流会、柏林电影市场、鹿特丹电影节等平台的工作坊演讲。多次获得柏林、威尼斯、鹿特丹、釜山等国际电影节奖项。除将《第一次的离别》《郊区的鸟》《再见瓦城》等影片推至A类电影节,也把《推拿》《路边野餐》《我在故宫修文物》《攀登者》《红高粱》等影片引进至中国台湾发行。近期,担任《水东游》监制及总制片人,其作品《苏荔》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韩国富川奇幻电影节的创投单元。
-2- 【 直播大纲】
在今天的推送中,我们选取了部分精华内容,更多精彩,欢迎回看本期直播!
-3- 【 内容精华】
(以下内容选自两位主创人员的对话)
A. 《郊区的鸟》——创作意念的产生和延伸(两处灵感来源)
导演仇晟:这个项目的第一灵感来自于我童年发生的一件事情。
小学六年级时,已经开学一个多月,我的一位同学都还没有来上学。班级里开始有一些流言:有的说他受到霸凌,有的说他家里出现事故。
后来有一个周五的下午,我们班里的同学就组织了一次“远征”,想要去他的家里把他找回来。我们只知道他的家在一个偏僻的村子,并不知道最具体的地址。我们就一直走啊走,走到天黑,伙伴们也在不断地掉队。
直到我们走到一座大桥前,有左右两条路,对于该往左还是该往右,我们都茫然了。这个时候,大家全部都哭起来了,被一种未知的恐惧笼罩。
我回想起来这段经历,感觉它像是童年的终结点。我一直被这件事情所吸引,有强烈的愿望想要去创作这个剧本。这种感觉就像是对回忆做一场调查,看看这件事情的前后到底有什么样的脉络。
《郊区的鸟》剧照
这个项目的另一个来源是当时我对杭州的一个观察。
杭州当时在大量地建造地铁线。我经常会看到很多测量工作人员,有的拿尺子,有的拿仪器,他们在路上沉默地走来走去。我感觉他们好像丢了灵魂,像是一个机械行走的人。
《郊区的鸟》影片截图
在童年里那群天真的小朋友和这群茫然的大人之间,我找到了某种张力,就去创作了《郊区的鸟》的剧本。
《郊区的鸟》剧照
我觉得创作的来源有很多种。能够给自己持续动力的、能够打动观众的,一方面当然是来自于自己的回忆和自身的经历,另一方面来自于你对所在城市现状的观察、反应,在从中去找出你特别恐惧的或者特别热爱的东西。
恐惧和热爱是两个特别深层次的情感,可以支撑你在一个选题中慢慢地走下去。
监制黄茂昌:关于创作,一开始你就知道是关于两个时空的故事?有没有想过“我就只拍一个童年的故事、冒险的故事”,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把童年故事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且两个时空是相关联的。
导演仇晟:我一开始就觉得如果只拍童年故事,这个电影会不太成立。只拍童年故事,可能会非常沉溺。
而且过往的前辈已经拍摄过这样的主题。比如《童年往事》《恋恋风尘》等。《恋恋风尘》中小朋友的年纪可能更大点。他们已经把这一点做到极致了。如果我不找一个更加当代的东西去综合它的话,它可能会比较优美,但也可能会比较沉溺。
我找到的当代的内容,也就是一群工程测量队员。
他们要去调查地面沉降的原因,这件事情和童年发生的事情,到底要发生什么样的关联,我是在要到剧本快要完成的时候才找到它们中最精准的链接点。
B.《郊区的鸟》——幕后团队的支持与支撑
导演仇晟:在剧本完成后,为了让剧本更完善,我们去找到了梅峰老师来做项目的文学顾问。
梅峰老师之前是娄烨导演的御用编剧,也执导了《不成问题的问题》《恋曲1980》.
[ 梅峰,中国内地编剧、导演、教师,先后毕业于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学。代表作品《紫蝴蝶》《春风沉醉的夜晚》《浮城谜事》《不成问题的问题》《六人晚餐》《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获得奖项: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第7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7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等。]
梅峰老师在看我剧本前两稿的时候,觉得我的剧本是在“绕”着写,写得太虚无缥缈,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我就发现有很多表达(比如人物关系的构建)只存在我的想象中,并没有落到笔端。后来在他的指引下,我才把关于人物关系的变迁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去描写出来了。
对新人导演来说,在剧本创作中,有一个人去和你对话,给你专业性的建议,是很重要的。
当时和黄老师的交流也非常多,经常半夜两三点和他通话。黄老师经常因为工作满世界飞,比较忙,为了这个项目,倾注了很多时间。
同时,廖庆松老师、杜笃之老师、小河老师都在这部片子中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
C.《郊区的鸟》——剧组团队的搭建(寻找心目中的“夏昊”和“燕子”)
导演仇晟:最开始是发选角通告,请了很多出名的或者不出名的年轻演员来试“夏昊”这个角色。试了有几十个人,但是都没有合适的。
这个时候,是黄老师提议可以请李淳来出演。我也想问下黄老师,当时是怎么想到他的呢?
[ 李淳,华语影视男演员。代表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乘风破浪》《目击者》《对风说爱你》。获得2015年“第50届金钟奖”迷你剧男配角奖提名。]
《郊区的鸟》角色海报
监制黄茂昌:我认识李淳很多年,他拍过很多电影。他看起来像他父亲李安一样,特别文静,有书生气质。但是在骨子里,我又觉得他是非常有爆发力的、狂野的。尤其是在《目击者》中扮演的有黑暗色彩的警察的角色。李淳其实是有这样的“两面性”,和“夏昊”这个角色的气质是非常相符合的。
《目击者》影片截图
导演仇晟:我记得之前把剧本给部分演员的时候,很多演员说看不懂剧本。和李淳见第一面的时候,我问他觉得这个剧本讲了什么。他告诉我“讲的是宇宙的平衡。在童年时候失去的,会在成年的时候得到。在童年时候拥有的,会在成年的时候失去。两边的时空、两组人,构成了一种平衡”。
当时我就觉得他看剧本的角度很有意思!因为一般情况下,很多演员是只从自己人物角色的角度去看,会把自己的人物角色置于其他人物角色之上,但李淳好像能够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
我再接着和他聊他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越发觉得他和我想象中的那个人很相近。而且因为他在美国长大,成年之后才回到国内发展,所以他有一个特点:他对周遭的环境一直有一种陌生的感觉。他进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好奇地去张望,因为他的根在这。这一点和我剧中的“夏昊”很像,“夏昊”也是长大后重返家乡。
《郊区的鸟》剧照 李淳
导演仇晟:再说到“燕子”黄璐。
[ 黄璐,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代表作品《盲山》《推拿》《云的模样》《中国姑娘》《山那边有匹马》《三伏天》《六欲天》等。获得: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女演员奖、第6届青年电影手册年度突破表演奖等荣誉。]
《郊区的鸟》角色海报
她之前被大家熟知的角色是《盲山》中被拐卖的女性、《推拿》中一个按摩店的工作人员。看这些电影,会感觉她和我要的角色不太像。因为我要的角色是一个都市的新中产阶级,一位美发店的店主。
《盲山》剧照黄璐
《推拿》剧照黄璐
我后来在看她稍微少为人知的作品《云的模样》时,我会觉得她在里边是非常神秘的,从演员角度来说是有无限可能的。在看了这部片子后,我决定向她发出邀约。
《云的模样》剧照 黄璐
我们见面聊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拍即合”。她自己也渴望有一些和过去不一样的角色,希望寻找一些和她的生命历程贴合的角色。因为她也是正从“一个小女”孩逐渐向“女人”迈进的生命状态。
《郊区的鸟》剧照 黄璐
在整个《郊区的鸟》选择演员的过程中,我很深的一个感悟是:
选择一位演员,不管是要看他的现状,现有的能力能够达到那里,而是要看见他的未来和潜力。有的时候,最好的角色,是在前方,而不是在他的安全区内。
咱们青年导演在寻找演员的时候,还是要避免落入某种模式,比如觉得某位演员适合演混混、就让他一直演混混,觉得她适合演风尘女人、就她让一直演风尘女人。这样的话,会错失很多更好的角色。
监制黄茂昌:是的。我认识黄璐也是非常非常多年,有很多交流,我也见证了她这么多年的成长。我觉得一个好演员绝不仅仅只是胜任一个类型的角色。她自己生命体验的丰富,也都是可以帮助她来更好的诠释一部电影。
《郊区的鸟》开机幕后
D.《郊区的鸟》——电影节创投、首映选择
导演仇晟:黄老师觉得华语地区的这些创投有什么异同?我自己而言,除了平遥、上海,其它都去过。
监制黄茂昌:我记得四五年前的时候,国内的创投还没有这么多。那会就上海、北京、FIRST,后来有了平遥、海南、武汉的猎鹰计划、重庆、成都等。国内目前有的创投目前有超过10个。
总体来说,各个创投的逻辑和方式是一样的,只是每个创投所注重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也有很多相近的地方,比如绝大多数是面向青年导演的,且处女作占大多数。
相对香港、金马、釜山等来说,内地更关注“青年”这件事情,我觉得特别好。
导演仇晟:对于青年导演的第一部片子,电影节一般都看重的是什么?
监制黄茂昌:任何青年导演要拍长片,尤其是第一部长片,且有作者表达,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1、必须要有作品积累,比如已经拍摄了各种短片;
2、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训练营。基本上全世界的电影节训练营都邀请了非常专业的大师(导演、编剧等)来教导。电影节在选片子的时候,是很看重这段经历的;
3、要有参加创投的经历,少则1-2个,多则3-4个。
如果你拍完片子想要获奖,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电影节的评委都会看以上三个条件相关的内容。比如戛纳电影节的片子,几乎没有一部是不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即使他是新导演。
我觉得仇晟导演你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
《郊区的鸟》拍摄幕后
导演仇晟:有关《郊区的鸟》,对于首映是如何考虑的?最终是如何选择把洛迦诺(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作为海外的第一站?我也想再听黄老师和大家分享下。
《郊区的鸟》剧组在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监制黄茂昌:这得从西宁说起。我们俩认识是在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你当时是作为西宁训练营的一个成员。西宁非常看重这个片子。把国内的首映放在西宁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当时其实也有考虑上海(上海国际电影节),但是如果放在上海,可能审查方面会来不及。
在我们认识的前一年,刚好是《路边野餐》去洛迦诺。那个适合就觉得对于这个类型的片子,中国导演去洛迦诺是不错的选择。
当《郊区的鸟》可以开始报送电影节时,我很快地拿给洛迦诺那边看了,他们也觉得非常不错。
当时其实也有犹豫,比如会考虑是否要去威尼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因为威尼斯名声更大,以及当时威尼斯的平行单元也邀请了这部片子,而且非常积极,和我约见面、让我马上同意之类的。
但综合考量后,我还是觉得要放在洛迦诺。因为娜迦诺这边是正式单元,并非平行单元,且是有竞赛性质的。
国外电影节比较看重两个事情,一是导演的风格,二是看到新的东西。就《郊区的鸟》来说,我觉得他们看到两个时空的故事,在平衡叙事中看到了导演的才华。对于新内容,他们也能在其中看到变化中的中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电影节社群 来源/影视工业网(ID:iloveCineHello)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VGjxD5JhLxJw_dW__bPPVg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8942.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