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里的人物已经是灿烂星辰,而在当代中国,他们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
12月2日,由湖南卫视、芒果TV与北京伯璟文化联合出品的纪录片《中国》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发布会。会上,出品方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华立致辞,他表示,《中国》项目的诞生充满了艰难,但有幸获得了多方相助,希望《中国》能够热播,让耕耘得到收获。张华立以“三句话”概括了自己对《中国》的期待和信心: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做纪录片《中国》?
思想是时代的回声。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创新实践。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这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宏阔的时代背景,并深刻指导着新时代中国的改革实践。作为思考和创作的基本出发点。我们推出《中国》项目的初衷,就是追随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次文艺实践。在这复杂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追溯我们的历史、梳理我们的文化源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二,《中国》为什么是“这一部”而不是“那一部”?
首先,《中国》并不是一部传统意义和经典样式的通史,它还不仅仅是视频艺术样式带来的区别。比如,春秋三百年写300集也写不完,但在纪录片《中国》第一季,我们就写了一集,而这一集实际上也就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孔子拜会老子的故事,第二个便是陈蔡之厄;前一个故事构成了中华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图景,后一个故事则展现了中国精神早期最严峻的时刻。所有的史料都是珍贵的,但选择和叙述方式也是珍贵的,我们企图以当代人的眼光观望文化历史、并毋庸讳言带有浓烈思想感情。第二,从结构上来讲,《中国》也是一次“长视频精品路线”的尝试——在叙事上,采用了戏剧的从中间打开的结构,而不是采用线性的结构。按线性结构叙事,得从上古三代开始说到今天的新时代。而《中国》第一季从春秋开始写到唐代,共只有12集,同时我们采用了人像展览式结构。通常来讲,戏剧有开放式、闭锁式和人像展览式,但前两者适合小戏,对《中国》这样宏阔伟大的题材,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显然更为适宜。第三,《中国》采用的视听技术标准目前处于视频作品前列,包括4K、全境声的应用等。最后,《中国》的慢节奏、音乐、镜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坚持。
第三,如何才能以最佳状态观看《中国》?
欣赏《中国》的最佳状态,大约需要做“四个准备”:一是热爱中华历史文化;二是具备一定的历史常识储备;三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四是建议更新一下视听设备。慢慢地!慢慢地看完《中国》,我相信,你能够获得澎湃的骄傲和平静的自信。作为首部以“中国”命名的纪录片,我还有一个奢望,就是特别希望它能够与当代青年达成沟通。
在《中国》里,那些人物已经成为灿烂星辰,而在今天,他们可以是我们每一个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影视产业观察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dy97JiHyooKoikdB6SaJA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8362.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