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日,影院断档了。
已经上映的新片中,除了稍显仓促的《金刚川》借题材和制作点燃了观众的热情,《喜宝》《月半爱丽丝》等脚趾抠出三室一厅的尬片,《风平浪静》《未来的未来》等小众作品,均未能有效填充市场。
就在影迷们哀嚎一片之时,一首《Butter-Fly》带着被选中的孩子向我们走来。作为《数码宝贝》的第九部(或许也是最后一部)剧场版动画,《最后的进化》大有收割内地院线空窗期票房的气势。
建议结合BGM阅读
作为80、90后集体的童年回忆,《数码宝贝》的雄心并非空穴来风。影片上映前,仅猫眼想看便有10万余人,甚至在《金刚川》之上。而从用户画像上我们可以发现,20-29岁的本科毕业生是影片的主要受众人群。
这与9月14日淘宝发布的「第一大消费用户群体」,也就是最能花钱的群体,完全是一批人。
《最后的进化》「想看」用户画像
果不其然,带着对童年的回忆,大批年轻观众进入影院,在为《最后的进化》投出高分的同时,也帮助影片一举杀入日票房前二,仅次于霸榜多日的《金刚川》。
之后几日,影片的票房始终没有跌出前三,展现了不错的票房延续性。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儿,《最后的进化》口碑不错,票房也没有断崖式下滑。上映多日后,票房却很难突破1亿大关。所以带着对票房成绩的疑问,我们查看了近几年国内引进的日漫剧场版数据,发现都存在票房破亿的难题。
这些拥有庞大受众的超级IP,似乎在院线失宠了。
《数码宝贝》情怀向海报
水土不服的剧场版动画
所谓剧场版,原意是日本特摄与动漫按传播方式分类的一种。简言之,就是为影院定制的动画片。
在日本,1956年上映的《哥斯拉》不但引发了不小的轰动,更为剧场版打下一片江山。
初代哥斯拉
但到了国内,因为没有日本的动漫文化,不但剧场版不温不火,除了孩子,动画片也没有多余的受众。
直到80年代,中央电视台率先引进动画版的《铁臂阿童木》,日本动漫正式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童年回忆。之后,日漫再次井喷,无论日本还是中国,8090后普遍是看着《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神奇宝贝》《龙珠》等经典动漫长大的。
《龙珠》剧照
动画片销量持续走高并收到年轻人的认可,各大发行商自然要物尽其用。据不完全统计,进入21世纪,几大超级动漫IP共有近200部剧场版在日本上映,平均每年大概能分摊10部左右。
如此之大的数量,非但没有消耗观众的热情,反倒逐渐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以几乎每年一部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为例,2011年后,影片的票房不断走高,且上升势头明显。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数据
日本本土剧场版一片火热,到了中国,伴随在家偷看动画片的年轻一代慢慢长大,定档的剧场版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近两年,国内发行方几乎引进了所有大IP的剧场版,希望借极佳的群众基础在票房上取得突破。用句之前流行的话说就是希望粉丝们「还一张电影票钱」。
然而,看似有爆款潜质的剧场版,在国内院线似乎有点水土不服。从票房成绩看,仅有《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突破2亿,其他不是艰难破亿,就是在几千万「挣扎」。甚至《龙珠》《火影忍者》《名侦探柯南》等经典IP,都没有一部剧场版能达到预期票房。
《大雄的金银岛》海报
更让人意外的是部分影片口碑遇冷,同样以《名侦探柯南》为例,在2002年《贝克街的亡灵》获得9分之后,剧场版的口碑每况日下,近几年更只能在及格线徘徊。
豆瓣截图
从现状看,剧场版的票房与口碑双双遭遇滑铁卢,情怀这条路,在中国有点堵。
剧场版成爆款的四大阻碍
那么,有巨大受众人群的剧场版,为何在国内难获成功呢?在导演帮看来,可能有4个原因。
首先是观众的观影习惯难以更改。80、90后从童年开始,就对小屏幕看动漫习以为常,剧场版虽然制作上远超电视动画,但没有3D、IMAX等特殊制作加持,还是缺乏让人进入影院观看的理由。
加上剧场版在国内普遍存在定档慢的问题,像刚刚上映的《最后的进化》,2月21日已经在日本先行定档。8个月的时差出现了大量盗版资源,导致票房折损严重。
图自某资源网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龙珠超:布罗利》在国内上映时想了一些办法。一是加强影片的节奏,使战斗场面和动作戏更加流畅和过瘾。二是部分采用4D版本放映,笔者当年在影院观看时,就对巨大的震动印象深刻。
但《布罗利》最终在国内仅仅获得3000多万的票房,小规模创新被简单的故事和固定的套路拖了后腿,而这也是剧场版水土不服的第二个原因。
《龙珠超:布罗利》剧照
在《布罗利》中,导演长峰达也先是塑造出一位超高战斗力的「反派」,而后通过战斗,主角一行和「反派」共同成长,最终在一个大招过后完成和解。
故事简单至极,却是属于《龙珠》的套路,剧场版没有放弃IP本身优势的理由。但每部剧场版、每个经典动漫的剧场版,都延续着原作的最大卖点,就稍显无趣和鸡肋。
对此,《火影忍者:博人传》倒是为之后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方向,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原著之后,主人公也完全不同,算是有所突破。但《博人转》的目的更多是引出之后的新动漫,所以只能算做个例。
《火影忍者:博人传》剧照
第三点体现在较窄的受众上。这个方向可以从正反两极思考,好处是剧场版可以深耕垂直用户,将情怀向的内容做到极致。坏处则是影片上映后,无法撬动粉丝之外的大众市场。毕竟一两句话,跟难将几百场动漫铺垫的人物与故事背景交代清楚。
考虑到这点,《最后的进化》在剧情上做了很大调整。区别于单纯的冒险故事,新作为主人公们附上了「打工人」的身份,希望引起年轻人的共情。
从结果看,这一改编思路收到了内地观众的认可,《最后的进化》在豆瓣有7.6的评分。但可能是调整的初级阶段,影片情怀向的究极进化没有出现,希望通过社畜设定拔高立意的方向也没能一以贯之,最终在内地院线的空窗期,影片票房也只能定格在1亿左右。
《最后的进化》剧照
最后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剧场版数量多,但票仓小的根本矛盾。
根据艾媒网统计,2019年中国二次元用户的数量达到3.32亿人,学生占比66.7,也就是仅有30%左右的二次元垂直用户有望进入影院收看经典动漫的剧场版。
但从2018年起,共有10部日漫剧场版在中国定档。其中《哆啦A梦》《命运之夜》各有两部剧场版上映,《龙珠超》《名侦探柯南》《数码宝贝》《夏目友人帐》《我的英雄学院》《黑子的篮球》等新老动漫也在影院和观众见面。
10部的总数远达不到日本本土的水准,但从经典动漫受众的比例看,内地的剧场版数量确实偏多。
结 语
从上述的4大原因及新片的应对情况看,剧场版想在内地破圈,在去套路化的基础上增质减量才是破解之道。
但想要经典动漫的片方走出舒适圈,放弃更庞大的本土市场,无疑是痴人说梦。所以对于发行商而言,选择符合内地观众胃口的作品,择优引进,才是短期内剧场版提升票房的方法。
否则「广撒网」,换来的不一定是「多敛鱼」,更可能是「竭泽而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老九 来源/导演帮(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_DI0gE0Gc61nUUlkdu-Xxw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8147.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