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舸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总编室部务委员,高级记者。
曾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奥运会体育摄影作品金质收藏大奖等。被授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中央国家机关优秀专业技术能手”、 “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全国十大时装摄影师”和人民日报 “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从影二十多年来,先后在亚、美、欧、澳、非等洲的众多国家举办摄影艺术展、拍摄大型画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01
「 我们为什么选择摄影?」
我本人也是一个摄影师,大量时间都是在基层乡村从事摄影创作。咱们搞摄影的,拍照片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都是从摄影爱好者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大家为什么选择摄影?为什么爱好摄影?首先,就是因为它能够给我们带来快乐。拿着照相机去拍照片,高兴、开心,这是我们的初心。
《93阅兵》图@李舸
但是,现在仍能保持这种快乐状态是很难的!
我们常常被各种诱惑、欲望所干扰。在座有些朋友,可能变得不那么开心了,不像刚开始学摄影的时候,那么无拘无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对比、有了矛盾;有了圈子、有了功利。
明明是你跟着我学的摄影,甚至你的相机还是我帮你买的,怎么你今天获得金奖而我没有?你拍照片还是我带你去的,凭什么你办了展览我没办成?你出了画册我没出,心里不舒服,不痛快。
所以时间长了,就分出了各种山头,各种派系,产生了各种矛盾。如果一个人始终纠结于此,没有足够的高格局,时间长了当然就不痛快、不高兴。
《塞罕坝:拖拉机上的工友》图@李舸
摄影界有一位前辈说:“中国摄影需要平静如水的影像,更需要平静如水的摄影人。”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今天要讲的,摄影人要清清杂念静静心,减减包袱悟悟道。所谓功夫在诗外,我们别一上来就看照片,讲设备,聊聊感悟更重要。我不知道大家内心到底缺的是什么,我感觉自己缺的东西很多,越往前走,拍得越久,感觉缺的东西越多。而缺的这些,并不仅仅来自于摄影,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知识。
《爱武装》图@李舸
摄影界有一位老前辈说:“拍照片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现技术不重要;又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发现艺术也不重要”。这个话大家怎么理解?“技术不重要”,并不是说真的不重要,而是说到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做到师法无法。就像我们看到一些美术大家,他的晚年作品反而给人一种拙意,一种童真,一种雅趣,而少了技术技法的炫耀。
02
「我们要什么样的工具?」
现在,很多摄影人对技术和设备过于依赖。我觉得有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很多人都成了“飞行员”,迷上了无人机,几乎是言拍必飞。当然,我自己也迷上了航拍,也在学习无人机的拍摄技术。于是有人就提了,我们是不是要成立一个无人机摄影组织?搞无人机摄影比赛?如同前几年的手机摄影也曾经一时风靡,很多人愿意用手机拍照。
“拿手机拍照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发朋友圈?
要点赞,要朋友的关注。
为什么要点赞?为什么希望朋友多关注你?
就是证明你还活着,不但活着,还活得挺好,还活得有观点、有态度。”
《大漠边缘的民生》系列01 图@李舸
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我始终认为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行为,从不是一种热闹的集体活动。经常看到各种活动,很多人挤在一起拍照片,有人冠以:“中国式摄影”。这个提法我不大认同,这种状况至少不是严谨的艺术创作行为。
艺术创作应该是什么样态?
首先要有发自内心的感受,是不是真的产生了想去表达的情感冲动;是不是悟出了一些高于常态的生活理念;是不是对当下社会环境有一种理性的思辨。然后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呈现方式去探索,这才是艺术创作的起点。
但现在有些行为,应当归于娱乐范畴。挺奇怪的,为什么呢?我本人没事也写写毛笔字,上中学的时候也学过画画。可是我从来没听说过书法界搞羊毫书法大赛,或者搞狼毫、兼毫大赛。为什么到了咱们这儿,就要搞无人机大赛、手机大赛?这些设备不就是工具吗?不就是一个不一样的视角或者一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吗?
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拥抱高科技,接受新设备,学习新方法;另一方面也不要完全沉迷于对工具、对技术、对设备的把玩。适用即好,什么样的工具能够表达你内心的情感,那就用什么样的工具。
《大漠边缘的民生》系列02 图@李舸
我这次出差,第一站是丽水,然后去温州平阳县的乡下,第三站是现代化的大上海,最后去安徽六安贫困村。因为我出来一次比较难得,很珍惜,就想借此机会多拍些东西。我拿了一个大摄影包,装了好几样东西。有胶片,有数码,还有手机,还有一个我特制的相机。为什么拉这么多东西?我就想着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使用环境,不要拘泥于一定要怎么着。
《大漠边缘的民生》系列03 图@李舸
如果说技术问题,倒是有一个重要功能必不可少,那就是人的基本功。如果你是一个摄影人,拍照片焦点都对不实,曝光都弄不准确,似乎说不过去。当然,创意摄影、观念摄影除外。我很羡慕后期制作水平高的朋友,也在学习探索创意影像。
从技术角度来说,我相信老前辈有他的理解,就是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被技术所控制,成了技术的奴隶。然后他又认为艺术也不重要,现在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
03
你怎么去打动别人?
我们过去经常遵循的一些法则、原理,一些条条框框,现在似乎已经被打破了。我前段时间去做汶川地震十周年的回访,同行的还有初学摄影的青少年学生。结果我发现这些00后学生拍的东西比我拍的有意思多了。说明什么原因?当然不是说明他们水平多高,而是说明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视角,表达的完全是自己天然的状态。而我看到的已经不是影像的本质,是经过我所谓的“经验”转化出来的东西,条条框框太多,限制太多。
我觉得很遗憾,看来又要再一次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梳理和否定了。我曾经否定过自己一次,就是十年前的这个时间。汶川地震,我是第一时间去的现场,十年过去了,今天来说这个事特别有意义。无论你是不是亲历者,当我们闭上眼睛去回想这场特大灾难,第一个呼之欲出的瞬间,到底是什么?每次想起这个事件,迅速能映入我脑海中的就是一个中年男人背上自己遇难的妻子,发动摩托准备骑车回家的影像。这张印象极其深刻的照片,不是我拍的。我现在觉得特丢脸,我当年拍了什么,自己都记不清楚了。
汶川地震,吴加芳骑摩托背亡妻回家的照片。(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有媒体采访我,让我谈谈十年前后的感受。我特别不愿意接受采访,一推再推。后来人家从上海跑到北京来堵我,采访之后,让我提供照片。我说我不想提供,为什么不想提供?因为当时从地震现场回到北京,我就对自己的影像提出了很大的质疑。现在反过去看当年我在汶川地震拍的大量照片,大部分都是垃圾。为什么呢?第一,我自己都想不起来,记不住。第二,大量的东西都是那些标签化、概念化的。
汶川地震以后,我就对自己之前十几年的采访、创作,做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否定。我觉得如果一辈子要都拍那样的东西,很可怕。所以从2008年到现在,我是在重新学习,重新上路,重新去寻找拍照片的感觉。
《庐山地震》系列01 图@李舸
《庐山地震》系列02 图@李舸
但是没想到我刚刚建立起一点自信心,在十年后又被彻底打破了。所以我现在重新思考,从2018年开始,是不是又开始得重新学习了?重新去寻找新的感觉了?今天让我来跟大家讲这个课,真是受宠若惊。我只能把自己作为一个失败的案例,咱们是高层次的研修班,有点像MBA的感觉,讲求案例分析。那诸位,今天我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来跟大家分析、交流。
04
「 摄影什么最重要?」
刚才讲到老前辈说的还有一句话更重要,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技术也不重要,艺术也不重要,那什么才重要?我总结就是,影像随心,遵从内心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我的汶川地震影像,为什么被自己否定了,为什么认为它有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拍照片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走心。
《出菩萨》系列:将军 图@李舸
我也感动,也流泪,是因为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灾难。我这辈子经历过两次大地震,第一次大地震是唐山大地震,那时候我还只有几岁,北京受到波及,家里人从楼上把我抱到地震棚里,在地震棚里住了好长时间。而十年前这场地震,是触目惊心的,不可能无动于衷。但是,实际上这种触动是外在的,并没有从内心深处找到让我感动的东西。一个艺术家,如果你的作品都不能感动你自己,怎么去打动别人?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命题,需要思考。
从那以后,我就觉得需要好好想一想,开始做做做减法。
《出菩萨》系列:武将 图@李舸
以前,当遇到一个你感兴趣的题材,你熟悉的影像,让你激动的场景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赶紧拍,甚至连拍,拍完了回去再琢磨。今天,再见到这样的场景,我们敢不敢先不举相机,先好好观察观察,先琢磨琢磨,甚至有时候把你认为特别好的瞬间让过去,你敢不敢?
这就是我现在的一种训练。过去十年,我用这样的方法训练自己,做了减法,反而有了不一样的收获。我敢把之前熟悉的、擅长的东西放下。当你始终端着满满一碗水的时候,也意味着你永远不可能再获得新的东西。但当这个碗空着,就有装进各种东西的可能。这实际上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种辩证的思考。
《逛老街》图@李舸
大家在摄影创作上,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先去放一放,沉淀沉淀、过滤过滤,做做减法。我觉得这不是坏事。好好想一想到底要什么,自己下一步是什么,甚至这辈子要真正追求的方向,这是特别重要的。
05
「 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 」
现在先听一段音乐。《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组曲《我的祖国》中的一首,是这部组曲中,最优美、最动人的一首。
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他很小就展露音乐才华。但他人生经历非常悲惨,人到中年的时候双耳失聪。音乐界还有一位失去听力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贝多芬要幸运得多,在失去听力以后,就完全沉浸在自己无声的世界,创作了很多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经典音乐佳作。斯美塔那则不然,他听不见正常声音之后是被各种噪音所干扰,晚年非常悲惨,在精神病院去世。
但恰恰是在他失聪的这段时间,他创作了这组《我的祖国》。捷克,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度。现在,东欧已经成为中国旅游者非常热爱目的地,其中80%旅游者都是咱们摄影爱好者。在座的朋友肯定有人去过捷克,尤其是首都布拉格,整座城市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在全世界也不多见。布拉格是一个充满文艺气质的城市,太多悲喜剧的起点和终点,都发生于此。太多的艺术大家在此有过交集。
《水球激战》 图@李舸
东欧很多音乐家,像肖邦、柴可夫斯基,包括斯美塔那,他们的作品跟西欧音乐明显不同,就是他们的作品中有强烈的民族悲怆感。像捷克这样的东欧国家又处在亚欧交界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上,经常被各种各样的战乱所困扰,这也注定了当地音乐有着不一样的气质。
实际上东欧的音乐家,尤其是斯美塔,他能够在历史上被认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一生的创作都立足于他所熟悉的土地和热爱的人民。所以他的艺术,他的作品,才具有独特的价值,才具有很强烈的感染性。
当下我们听到的一些音乐,总感觉似曾相识,这就是同质化的问题。这跟我们的摄影现状一模一样。我们现在的摄影是什么状况?这就要说到国展,大家都知道去年这届国展,21万张,我们曾经以为数量已经顶天了,没想到不久后,接下来的国际展就达到了23万张。如果按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到下一届国展、国际展,很有可能突破30万张。有评委在评选的时候经常感慨,照片真好,看着真漂亮,拍得真好,然后就给淘汰了。
《玄妙乒乓》 图@李舸
为什么这样?是因为这个评委嫉贤妒能,见不得别人好?还是他暗箱操作?其实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大量都是跟风模仿的,都是同质化的影像。虽然我们量大,但是真正好的东西并不多。我刚才举斯美塔那的例子,大家之所以感动,就是因为他一辈子立足本民族,立足他最热爱的人民,立足他最熟悉的环境去从事创作。
我有一年在全国法院系统做培训,有一位老先生说,李老师我打断你一下。他说我有一组片子,能不能在今天这个场合放一放?我说,好!拿来放。放完之后,他就开始介绍自己,他是来自河北一个地方法院的宣传干事,这辈子也没有机会出差,也没有经济条件经常出去旅游,不像现在的很多人动不动“诗和远方”。但是他一辈子干了一件事,就是拍他们法院的一个审判庭,拍了四十年。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切口,恰恰反映了中国司法进程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因为这个老先生虽然看似平常的影像,却永远是他自己极其丰富的独特财产,是任何一个人都比不了的。而我们现在许多摄影人拍的那些,说一句话可能不大好听,都是别人反复嚼,不知道嚼了多少遍,毫无营养毫无滋味的馒头。可是现在大批的人,还在反复嚼,反复把玩,而且乐在其中。我觉得这个现象有问题。
所以在评选国展的时候,如果评委觉得一个影像是过去司空见惯,毫无新意,跟风模仿的,坚决拿下。不是说我们嫉贤妒能,而是推陈出新。对有些影像,虽然看着好像在艺术表达上很青涩很稚嫩,但是有质朴的个人情感,独特的视觉语言,我认为这种也是可取的。
我们现在就是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创新,鼓励你去尝试独特的表现。坚决杜绝那些跟风的模仿的,甚至是剽窃的同质化影像。真正的艺术创作一定是摄影人个体化的,一定是跟摄影人的思想情感和人生阅历相一致的。一百个人站在同一个位置,有一百种不同的视角,一百种不同的表达。都在过日子,都是一日三餐,我们每个人长了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每个人天黑了都要睡觉。可是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为什么到了影像这一块,都一样了呢?
《月亮夺冠》 图@李舸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在审核一些违规作品的时候,评委觉得很困惑,一些纪实作品修过的地方,对帮助作品入选根本没起作用。为什么去修它?毫无疑义。比如说多块石头,或者有一个什么东西,不修其实根本就不影响入选,评选时评委对这些小的细节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注意的是这个影像核心的表达和背后传递的东西。
有人感慨生活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呈现出来的影像全是那些很艳的很炫的色彩?这种现象,二十年前也许能接受,因为那时我们都刚刚接触数码摄影和修图软件。一幅照片原本灰突突的,鼠标一动,一下子就可以修成彩霞满天,不敢想象。那时候还情有可原,因为新鲜。时至今日,还在那么做,还在过度修图,过度调色,就有很大问题了。
06
「 要推进摄影理论评论建设 」
实实在在,踏踏实实地好好分析分析,我们那些所谓的成就,有多少值得我们炫耀。千万不要沉溺于这些浮夸、虚幻的东西。说到底,我们还是要靠影像说话,靠作品去感染别人,去说服别人。现在中国有一位摄影人,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拍摄希望工程大眼睛的解海龙老师。今天给大家爆一个料,当年解老师拍希望工程的时候,我也在。我是1990年到人民日报工作的,从1991年开始,就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委托去拍希望工程,比解老师晚一些。
《大眼睛》 图@解海龙
为什么我把自己作为一个失败的案例,人家解老师是很早在拍,我也是很早就拍,可是我的作品呢?当时为什么没出东西?因为我是职务行为,单位派我去的。我虽然跑了很多贫困地区,拍了很多贫困儿童,但现在反过来想,什么都立不住。人家解老师呢?用心了,他是真的用心去拍了。所以我说真正还是要靠作品说话,其他的东西都是浮云。
很多年来,我一直在用胶片拍照,这不是显示什么格调。虽然我也有定焦镜头,但是出门我还是愿意用变焦,适用就好。不是拿个定焦,你就有一定档次了,还要看看你的影像。所以我有自知之明,我先跟大家说对不起,我拍得不如大家,我今天就是来接受大家的批评教育的。这样,我们也许能有追求进步的可能。
《莫沟老物件》乡村系列01 图@李舸
我自己这些年做了很多所谓的艺术作品,我认为还不成熟,所以不断地去尝试。我愿意把我这些不断的尝试拿出来晒给大家,让大家找到一些思路或灵感。当然,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批评,就算没白干一场。如果我拿出来的东西,先自吹自擂,然后再找各种人帮着吹,那对自己不是什么好事。
当然,我今天在这里声明一下,大家在微信群里看到各种关于我的消息, 100%都没有经过我同意。好多都是张冠李戴,原话也不是我说的,都贴到我这儿来了,有的照片也不是我拍的,都安在我头上了,我真是有口难辩,微信自媒体实在控制不了。
《莫沟老物件》乡村系列02 图@李舸
我们大家都认为摄影作品的复制是短板。但一个画家朋友说得非常好,他说:“你的作品之所以没有价值是因为你没有严肃的艺术态度和严谨的艺术理念去支撑你的作品。”我前段时间参加一个活动,碰到一个摄影师,他几十年始终坚持用胶片拍照,拍得非常好。当时搞了一个活动,他上台领奖。获奖了总要讲两句,可他站在台上,吭哧吭哧没说出三句整话,就下来了。
下来后,我说跟他说,你有这么好的影像,要学会阐释和表达。我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短板,为什么我强调要推进摄影理论、评论建设,因为很重要。一个画家或书法家,他要办展览,要出画册,一般在他背后都会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评论体系在做支撑。包括他本人,对自己作品的阐释要是很到位、很深刻的。
07
「 今天摄协该如何发展 」
今天我们不谈摄影,而是尝试着从其他艺术门类找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我前一段时间专门到中国美术馆,去看中国书画兰亭奖的作品展。本届兰亭奖金奖空缺,只有银奖和铜奖。我且先不看获奖作品,先看看这些作者的简历,基本上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理事,甚至还有中国书协专业委员会的委员。我就觉得我们摄影国展也好,国际展也好,为什么作品数量那么大,但好作品却不多?会员参与的比例很少?
原因是什么?大概只要你是会员了,只要你自己感觉有点成就了,基本上就不再参加这种评选了。第一,有些人觉得要是不能入选,似乎丢人掉价。第二,有些人参加这类评选的目的是为了入会。现在都入会了,“功成名就”了,还参加什么比赛?搞什么创作?
《西非》系列01 图@李舸
另一个,我还仔细看了那些书法作者对自己作品的阐述,那表达得是非常的地道,而且全部都是小楷或者行草。我们的摄影人,我们拍了那么多照片,搞了那么多展览,出了那么多画册,有多少人认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过系统的艺术化阐释,而不是表面的阿谀奉承?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如果我们没有用独到的艺术理念去支撑自己的作品,那我们永远提升不到更高的层次。
那什么是严肃的艺术态度?现在有些人所谓的创作是什么情况?基本上是有人会带着你去,几点钟站在哪里,支好架子,调好规定的曝光指数。等太阳一出来,甚至烟饼一放,统一按快门,咔咔咔一阵连拍,就大功告成了。回去后往电脑里一存,然后不管了。等有需要参赛或办展时,花钱雇个高手,帮着选照片、修图,再帮着策展、编辑出书。你就负责两件事,第一件事,当然你相机得自己背着,按快门是自己干的。第二件事,展览开幕时,你往那里一站:“亲爱的各位朋友,今天我的展览开幕了,谢谢大家。”
《西非》系列02 图@李舸
我认为这是缺乏严肃态度的表现。为什么我始终强调艺术创作和娱乐活动要严格区分开?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绝对不会想哪天要加入中国舞蹈家协会;卡拉OK唱得好的,也从来不会想着哪天得加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这儿,只要买了个相机拍的几张照片,甚至手机里发了几个朋友圈,就开始琢磨着得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
当然,我们是人民团体,党赋予我们的职能就是要做好人民群众的基层文化工作,让人民群众有一个提升的空间,成为有艺术追求有艺术情怀的人,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热闹这个层面,要善于分层次、有针对地引导。
08
「 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 」
如何引导呢?主要是引导大家要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要有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正如纪实摄影这概念,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偏。我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也不知道在座各位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我想去拍某一类题材的时候,结果发现这类题材别人早拍过了。所以有些人花精力、金钱去跑到偏远地区,其实是想找没人去过、拍过的东西。但是,现在你只要能想到的地方,基本上都被摄影人走遍了;你想要拍的东西,基本上都被拍过了;你想要表达的那种方式,基本上都被用滥了。
那怎么创新?这时候就开始出现造假的,甚至组织表演的。所谓纪实摄影,绝对不仅仅停留在风格、流派、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是不是有一种观点,有一种态度,有一种思想。如果你没有这些,那你的作品就是言之无物,是一种空洞的表达。
《中国制造业》系列01 图@李舸
目前中国摄影家协会正在推进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影像见证新时代,聚焦扶贫决胜期”。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短短三年的时间了,如果这三年我们再不好好地记录,就错过了时代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所以我倡导艺术家驻村调研创作。
我说现在有两个词应该改改。第一词是“采风”,这个词本意是采集、收集民歌民谣。后来被广泛应用到艺术创作上,尤其是摄影。当年计划经济时代,交通、通讯都不发达、不便利,作为一个艺术家,你想去哪个地方采集风土人情,一个人是很难成行的。非得有组织参与的,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一起去,待几天就得回来。所以采风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蜻蜓点水,走马观花,都不可能深入,得是浮皮潦草表面化的东西。
今天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呈现方式交流方式都多元化,我们还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组织一群人到哪里去等待一两天采风,这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东西,这也不是艺术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所以,我建议把“采风”改成“深扎”。就像刚才讲的那位在法院工作的老先生,把一个审判庭深耕四十年,那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从国务院扶贫办要了一批国家深度贫困县的名单,倡导中青年摄影师一个人包一个县,包一个村,包一个户,包一个人。在这个村里待三年,不是让你三年时间一直在这个村待着,而是在利用三年时间,不间断地去关注这里。让摄影家做这样的工作,才叫深扎。只有这样的深扎,做故事,讲情感,所谓有情节、有细节的表达,才能出好作品。
今年3月底,搞了第一深扎的调研汇报。注意!还不是创作。十二个组,回来十个组,还有两个组因为冬季交通问题回不来。这十个组给我们放的影像,所有人都挺感动。虽然还没有进入到创作环节,但是基本的素材拿回来都觉得很感动。每个作者自己也都很有触动,因为他过去没有这样的经历。他真到那个村里住了一个星期之后,跟老百姓一起生活,才真切感觉到了什么是不一样。
《中国制造业》系列02 图@李舸
第二个词是“活动”。这个词我觉得也有些问题,当然不是说不能用。活动一般是命题而为,比如地方领导部门要求做个什么事,那是为了对上级负责,为了完成任务。活动嘛,一定要组织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场面。很多摄影人围在那儿拍个不停,甚是兴奋。但这些表演的、同质化的影像有什么用?当然如果就是为了娱乐,就喜欢按快门的那个快感,没问题。但是作为严肃的艺术创作,这不可取。作为基层文化娱乐,当然要积极拥护、踊跃参与,丰富老百姓的日常文化生活。但如果把这种拍法定位为艺术创作,甚至是为了追求获大奖,为了自己办展览为了出书,就非常可怕了。
我前两天去了四川大凉山,当地一些影友跟我说,有关我们大凉山的题材屡屡在国际比赛当中获大奖。是喜?是忧?大家冷静想一想。第一,这些奖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第二,大凉山的现状到底是什么?彝族人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我们精准扶贫到底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呈现出什么样态?如果没有思考,完全是为了博眼球,或者说句难听的,以一种侵略式的视角、偷窥式的心理去消费别人的苦难,去娱乐别人的艰辛,那是没有道德的。
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核心,是你自己有没有一种情怀,有没有一种态度,有没有一种观点,有没有一种立场。诸位说,摄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认为就是独特的影像视角和思想表达。
现在没有独家新闻,但是可以有独家观点和独家视角。那这是怎么来的?就是靠平常的积累,时间长了,独特的视角和思维会带来一种方法。对我来说,摄影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待人接物的方式。摄影带来的方法论太有用了,当遇到解不开的问题、遇到矛盾,能不能换位思考,换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表达观点,也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梳理过去的一年,我的2017年创作总结就一句话:“走村串户满脚泥”。我每年都充分利用好出差的机会,但不是由工作左右创作,而是用创作去引领、改变工作现状。过去总想着拍什么能见报,其实这跟作品是否能留存下来是两回事。我一到农村就身心愉悦,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对农村有这么深的情感,我生长在北京的部队大院,本是没有农村的生活经历。后来我明白了,正是这片深厚的土地推动着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行和发展;正是这片深厚的土地滋养着我们产生无穷的艺术灵感。
《小吃摊》图@李舸
《送货郎》图@李舸
我在创作时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今天展示的照片(创意类除外)都是无剪裁、无后期的,黑色边框是相机自带的。我强迫自己不断去找新的角度、新的表达,这些年一直都在学习的路上。
在甘肃武都拍摄非遗项目“武都高山戏”时,大家都在拍舞台上的演出、拍台下看演出村民,我就退出来观察,慢慢注意到一类“黑衣人”,他们在这段时间,是祭祀的旗头,表演的模子,村里的头人,身上似乎有着神性的光环。所以我把焦点对准他们,但当他们脱下黑衣后,其中的老年人是鳏寡孤独、无人照看的低保户、年轻人是在城市社会生物链中最底层的外来打工者。这种巨大的身份反差带来思考,这就是我题目所说在驻村创作中探寻影像背后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及其社会现实意义等等。
《4月过关》图@李舸
《11月说灯》图@李舸
我们常常谈“人文”这个词,所谓:人文摄影,人文情怀。首先要搞清楚人文的基本概念是什么。“人文”出自于《易传》:“阴阳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核心就是文明以止。文明以止就是每一个人能以如日月光辉般的德行约束自己,同时去感化别人、教导别人。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以文明以止的状态来推动社会进步,那这个国家将会有多么强大的正能量。人文的核心在于你自己走得正不正,行得端不端,你有没有思想情怀去支撑你的作品,你能不能有独特的观点去表达你的影像。今天物质、作品和创作手段都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静下来想想到底以怎样的影像去表达自己。
精准扶贫其实还有很多可做的事,我现在提倡做:乡村文艺人才扶持计划,就是要把艺术家的文艺基因植入乡村。所谓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说扶贫更重要是扶志、扶智。志气和智慧,智慧就是文化的力量。我们现在去拍照不是简单的拍照,而是怎么能把我们的文化基因植入到乡村去。我有一套系列叫“原乡”。“原乡”不仅仅是“故乡”“故土”,我理解“原”是动词,“原乡”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原乡的戏台》系列01 图@李舸
《原乡的戏台》系列02 图@李舸
有时候我并不认为我是在创作,而是在观察社会、体验生活,这更是一种修行,于身心有益,这是我特别深切的感受。
最后总结一句话:摄影就是智慧的修行,是静静地观看世界,真挚地交流情感,由衷地懂得感激,深切地体味幸福。
END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8012.html全部评论
关注我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