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1+1 >2 ,导演与制片的相视莫逆

2020-10-16 09:39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今天我们直奔主题——聊聊制片。

先介绍一下——按照摄制组职能区分:电影/电视剧组有制片人,制片主任和制片。广告组这三项职务是一人承担——统称制片。(监制是电影组/电视剧组/广告组共有的职位)也就是说,广告制片=制片人+制片主任+制片。

我12年的导演生涯中接触最久的伙伴就是制片。

优秀的制片具备什么品质呢?我综合电影圈以及广告圈的经历,总结优秀制片共有的四个特点:

  1. 对各部门都有一定的专业浸入度。

  2. 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3. 高情商

  4. 善于倾听



第一个特点:“对各部门都有一定的专业浸入度

(用一段真实对话,来道出真实观点。)
内景,公司——深夜
年轻制片:迪姐你的组,制片是怎么控制预算的?
:你习惯怎么聊?
制片人:他比较实在,又特别向着组里。
年轻制片:就直说超预算了。
:这么说……主创好谈吗?
制片人(笑):人家苦水比他还多
年轻制片:哈哈,我还会说资金链断了。
(对年轻制片):我能听进去的只有一种聊法……来点专业的!
年轻制片:专业的?

(笑):我某次合作的制片,希望省一套变宽镜头,他先找到我问——导演,这部戏你可以考虑后期剪裁成2.35:1吗?不出变宽镜头的话,主场景规模可以做的大一倍。主场景拍的是头尾两场大戏,我理解既是剧情开篇又是揭示谜底的画面……对你的分镜来说,是不是主场景的规模更重要一些?
年轻制片:他让导演来决定?
:准确的说法是——大家一起来判断。(稍顿)那我作为导演,是看分镜脚本更需要什么…
年轻制片:摄影指导呢?
:他跟摄指说——导演想保大场景,可以接受后期剪裁画幅。不出变宽。
年轻制片:哈哈,有意思!

:摄指纠结了……因为主场景大也利于画面。于是,他俩聊完的结论……摄影个人关系找两颗变宽镜头(笑)。具体我也没细问,结果好就忙下一个事情了。不过别小看这两颗镜头,连续拍摄多日是能省下一笔费用的。
年轻制片:哈哈,主场景大了一倍吗?
:也没大一倍。(思索)扩大3分之一吧……再大就浪费了!尺寸算得准,大家也都接受。没人再回去说镜头的事情……拍片吗总有问题需要解决,新的问题覆盖了旧问题,这事就过了。

年轻制片(思索):制片最好什么都懂。
制片人:能聊到点子上,钱才能花到刀刃上。
:是的。跟导演谈创作思路;跟摄影谈用什么镜头;跟灯光师能聊多少k的灯就够了;跟美术能算置景的具体尺寸等。

年轻制片:每个部门的技术都懂……这样的制片多吗?
:我在拍摄广告的10年里,遇到的制片基本都能做到。广告时长短,每个环节都要精准……包括控制预算。
年轻制片:有机会拍下广告,感觉很细致很专业。
:专业度是一种能力。一名好制片,能控制好10支广告片的预算——也能控制好一支电影的预算,反之也要成立。就像职业的导演能拍好长片,也能驾驭短片和广告。(稍顿)职业与否,专业与否不需要按圈子来划分。自己要做到职业化,专业化,能扬长避短,又善于合作,还善于取经。(笑)有广告拍广告,有剧情片拍剧情片……脑中推演千百遍,不如实拍一次涨经验。

年轻制片:姐,我感觉你对广告制片很认可!
:我对广告圈有感情。打个比方,如果广告圈是我的家乡,我理解的回家看看是……衣锦还乡,共同富裕。
年轻制片/制片人(笑):哈哈哈。
我:衣锦还乡,共同富裕,多年一次,毕生回味。
制片人(笑):说的通透。
(笑):看似在“搞事情”,其实是垂直在自己的领域。说白了,有能力的人都是心有桃花源,身在奔波中。导演是,制片也是。

这碗深夜的“鸡汤”——信息量包括:制片的专业度如何评定/制片如何巧妙控制预算/制片与不同主创谈判的技巧/行业间善于取长补短……我们就不展开了。有兴趣可以二刷对话,再读一遍。

多说一句,人常说制片就知道省钱。可在我看来制片教会了我怎么花钱。很多时候从结果上看——
会省钱=会花钱

举例1 :制片出的预算单(器材项)(空表格)


举例2:制片出的预算单(器材项)(截取部分表格)


第二个特点:“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

这part我们来讲一个小故事,是拍片现场的插曲。故事中的制片我只合作一次,但印象极为深刻。
(没举例熟人。想以一见百,让大家体会第二项优秀能力的普遍性)

一支广告影片需拍摄在雨中奔跑。出于广告公司对我作品的认可,以及制作公司的推荐——我想全力拍摄好这支广告。所以,合作的是业内数一数二的摄影师。摄影师出于对创作的负责——开出了匹配的灯光器材。可是——灯光费用超支,决定了其他部分要省钱。

制片的安排已经很周全了,他选择了一个比较偏远的摄影棚来节省费用,以便挪给灯光部分。原计划是大家少睡一会,多花一点时间在路上,但是……千算万算偶有一疏,那个不常去的摄影棚电压不是很稳定。一般的拍摄用灯没问题,碰上我们这组精益求精的用灯数量……问题就暴露了。

拍摄日状况——上午断电三次。百密一疏——发电车没在棚里。

按照rundown是9点半开拍,凌晨3点收工。实际上,到下午1点还没拍上一个镜头……可想而知,现场气氛越来越紧张。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都坐不住了。

Rundown(拍摄顺序表)第一页
(预设开机时间——9;30)


rundown(拍摄顺序表)第三页
(预设收工时间:第二天03:00)

所有人都在担心影片质量和预算爆掉。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法尽力保质又不超预算。但制片处理危机的方法很巧妙,既能抓大又有细节。

他一方面打电话解决/调配发电车……另一方面,把打电话之外的时间花在干活上。具体干什么呢?他什么都做!只要能尽一份力他都第一时间去做,跟各部门助理抢着做。

淋雨做测试,放道具,做光替,带演员……他穿梭在摄影组/灯光组/美术组/拍摄区/导演区/客户区/棚外(打电话)……就没在椅子上坐过。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负能量的情绪,甚至没有辩解。他忙着把注意力投入在做事上。用专注来提醒大家:他在尽力。不止电话解决发电车的调配,也用每一环节的参与来告诉大家,他在尽力!

为了影片而疲于奔命!

现场永远在出状况。大家可以来回推责任,也可以是另一个思路:解决问题。而我选择解决问题。所以他奔波不停的身影,提醒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力挽狂澜。

可能这是他作为制片的灵活处事。但至暗时刻,有他人在竭尽全力——这一幕很难忘。


凌晨三点准时收工。开机时间晚4个小时,收工居然能准时!这是大家的功劳。

影片做完后期那天——他特地送我去机场。
我:走了!
他:导演,一路顺风。
平平淡淡间,点滴在心头。

我们曾经共同奔波在摄影棚内——现场改分镜/调打灯方案/重组拍摄顺序/不肯坐以待毙/三次陷入黑暗中/数次重燃希望……于患难处见彼此抗压力的极限,不负如来不负卿。最终影片质量没受损,项目预算没有爆掉——这其中的辛苦与心酸,相信在场的各位都忘不掉。

其实这个故事还引出了第三个特征——制片的情商。能于无形中消除各部门的火气,让创作团队继续拧成一团,让客户和代理商保持信任,能让导演写文章时想起了他(笑)……谁说这其中没有为人处事,身为制片的高情商呢?

在这(上篇)里,用一段业内对话,聊了制片“对各部门都有一定的专业浸入度”
复盘一次拍摄现场,谈谈制片“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那下篇我们继续讲另外两项优秀特征——制片“情商”与善于“倾听”。
同样用深入浅出的形式,让各位跟随阅读并自我整理。导演与制片的关系可谓相视莫逆,无所违逆于心。我的过往是这样。你的呢?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孙晓迪 来源/影视工业网(ID:iloveCineHello)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PdjU6CHaKVqaaoQ6T6lfhA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918.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分享编剧、导演干货、行业热点。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