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22岁获得国际大奖,他用努力兑现天赋

2020-09-04 09:14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今年7月,全球疫情依旧反复,似乎看不到尽头。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几个月中,百业受创,影院停业、剧组停工的影视行业尤甚。消极的历史背景下,求学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的青年导演胡子明,对未来的创作之路也产生了一丝忧虑。


但就在此时,一则获奖通知传来,由他自编自导自剪的剧情短片《无题的红色肖像》,在第53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摘得Gold Remi大学生电影金奖。


金奖奖状


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是北美地区三大评选性质的电影节,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独立电影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李安、乔治·卢卡斯、科恩兄弟等众多著名电影人,均在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拿下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国际奖项。


获奖信息传来,子明坦言自己的忧虑被冲淡不少。一方面,作品获得国际影节的认可,是对努力创作最好的回报。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大众将影视作品视为精神食粮,影院复工后,观众也第一时间进入影院重温光影魅力。这些影像带给现实世界的力量,让他再次找到了光影的魅力:“无论什么时代,永远需要用画面讲故事的人。”



说起讲故事,虽然只有22岁,但子明绝对算「老江湖」了。


10岁开始,他便用定格动画拍摄了短片《路障与大黄蜂》,尝试用镜头讲故事。13岁,在帮同学拍摄宣传短片《模仿烩》的过程中,子明开始接触剪辑,并爱上了这种交错时间、空间的技法。同年,利用暑假时间,他还前往西藏、内蒙古,在艰苦的环境中摄制了呼吁环保的纪录短片《蒙藏印象》。


为了将作品中的环保理念广泛传递,配音时子明选择全英文解说,而这也成为他双语创作的开端。


导演胡子明


一年后,14岁的子明再进一步,他首次和同学搭建小剧组,自编自导自演了全英文故事片《35号档案》。


有了全英文制作的经验,导演在创作时更为得心应手。17岁那年,中英文双语制作的故事短片《WANG》与首部全中文对白故事《嗜睡症》先后问世。2015年8月,电影《嗜睡症》在博纳影院为在京电影界专业人士连演五场,受到多位大咖的一致好评。


结果是重要的,但关键是《嗜睡症》拍摄过程中,子明作为导演在遴选、组织协调演员和其他专业团队过程中的专业、娴熟、老道和后期制作中对艺术的追求,为他之后独立执导网络电影,并于22岁获得首座国际大奖,提供了宝贵的实操经验。


所以在和导演帮对话时,少年气十足的大笑、侃侃而谈的自信和信手拈来的专业描述,共同组成了现阶段的胡子明——有时间试错和挑战的年轻人,有经验和目标的践行者。


守匠心:为创作排除万难


说起《无题的红色肖像》的创作背景,我们要从子明19岁执导网络电影《封神降魔》的经历说起。因为是首次进行长片拍摄,所以为了将影片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子明狠下心,主动休学半年,专心完成电影的后期制作。


有导演坐镇,即使是偏商业的网络电影,《封神降魔》还是展现了极高的完成度,影片最终不仅位居2018年优酷网络电影年度排行榜前五,更获得累计6000万的点击量,让制片人成功获益。


胡子明在《封神降魔》片场


首次与「商业」打交道,便收获了不错的成绩,还没等子明从上部作品中缓过神,便有更多制作方找上门来。但他心想,未来也不能一直拍网络电影,所以回到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后,子明一边补休学时的学分,一边积极参与北美关于年轻电影人的扶持计划。


很难想象,当时年仅20岁的子明,便有了如此清晰的规划,带着做导演必须要「实践出真知」的觉悟,他一边从学习中积累知识用于实践,又将实践经验反哺到学校的选课中。正是在实践、学习并行的过程里,子明创作的首部爱情题材剧本,获得了加州奥海镇电影协会的扶持奖金。


带着必须在加州拍摄的命题,子明与团队来到这座被阳光过分眷顾的「黄金之州」。


《无题的红色肖像》片场照


一来到拍摄地,浪漫的夕阳、麦田、海浪、沙滩,让子明决定对原有的剧本进行调整,希望将爱情本身表现的更纯粹、干净。同时,多年来对绘画的热爱,与高中在加州奥海镇上学,对当地的了解,导演产生一种必须为自己首个爱情故事增添奇幻色彩的直觉。


为此,创作时子明会有意的结合超现实绘画,「模糊」短片的现实性,据他介绍:“把达利的画放在短片中有点难度,但神秘感十足,内容却涉及日常用品的马格利特,还是可以操作的。所以我会翻阅马格利特的画集,从作品中得到启发,由此慢慢完成了剧本创作。”


《无题的红色肖像》剧照


看到成片后,一名权威电影人对电影的思想与设计感到惊喜:“电影有思想、很新颖,是幻觉是现实,又不是梦幻,不是现实,是一种虚无。既充满西方文化和价值,又有东方道家思想,因为模糊的影像,才有了丰富的内涵。


一个是路的象征,中国的传统是为孩子设计一生之路,西方孩子走自已喜欢的路,茫然而未知的路,东西方文化、价值观有了碰撞。


二是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初恋的纯和美,用行为艺术,像征手法进行表现。我问子明:铁盒子里的烟斗、过去人的生活、现在和将来要串成历史?子明回: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有个名画叫《图像的反叛》,他画了一个逼真的烟斗,然后用法语写了一句,‘这不是一个烟斗’。它的意思是画中的烟斗代表着烟斗,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烟斗,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并不真正代表那个东西的本质,而是一种象征。”


《无题的红色肖像》剧照


通过精妙的设计与隐喻,短片的艺术性有了保障。然而跟随子明的思绪回到拍摄现场,他在实际操作时才发现加州的太阳实在太耀眼,外景拍摄时,一不小心画面就会过度曝光。


按理说,摄影难度过大,换个场地就行。但有命题绑着,导演也只能另想办法。此时,他和摄影师想起室友放在冰箱里保存的一卷16毫米胶片,「担心」胶片放的时间太长不能用了,子明干脆将其带到片场,试一试效果。


谁承想,这一试厉害了,原本数字摄影过曝的情况,在胶片的影像中就像点点星光,加上胶片本身特有的画面质感,二者在「形」与「神」上达成了高度统一。最终子明全片用胶片拍摄的决定,成就了《无题的红色肖像》。


胶片质感的片场照(中间为导演胡子明)


不过,回忆整个制作过程,使用胶片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胶片能够拍摄的素材有限,这对导演的现场调度与之后的剪辑工作都提出了更多难题。比如拍摄时,导演要在每场戏中精心勾勒,找到重点。剪辑时,缺乏素材也考验着导演的剪辑功力。


好在对子明而言,解决困难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最终他为所有作品画分场的习惯取得奇效,在繁杂的设计与多重努力下,《无题的红色肖像》仍旧展现了极高的水准。


一位看着子明长大的影评人评价道:“昨晚花了50分钟认真观看了子明的获奖影片。个人感觉,这部作品无论从画面、音乐、剪辑、故事、还是人物刻画上,都迈上了一个艺术新台阶,堪称子明过去十年电影创作史上的里程碑,这些也是《嗜睡症》等前期作品不可同日而语的。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学院派的历练、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探索终有收获。”


《无题的红色肖像》剧组照


在制作上完成了艺术表达独特、画面质感醇厚、情节叙事连贯的作品,子明的工作还不算完,据他介绍,选择休斯敦国际电影节的评选单元,也是他精挑细选的结果。最终在作品与送投两相结合后,《无题的红色肖像》得以征服评委,也为年轻的子明与他的创作,获得了首座国际大奖。


谈收获:创作要对外界与自己负责



22岁就能解决诸多难题,完成如此有艺术表达的作品,子明谦虚的将功劳授予自己的「直觉」。但在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他长达12年的创作经验与负责的态度,才是其中的关键。


聊起执导网络电影的感受时,之后能在类似的作品中合理安排资金与精力,了解不同种类影片的规则,是他最大的收获:“再大众的电影也不能没有艺术,不然没法看。再小众的艺术也不能一点不和观众沾边,起码得有一个人喜欢你。所以还是要根据不同属性的内容、不同的观众群体,在创作上作出平衡。”


同时,在让制片人成功赚钱的基础上,产生了拍摄时抓重点的想法,也让他印象深刻:“拍摄前我会设计和构思很多内容,但现实条件未必全能实现,反倒牵扯了大量的精力。所以如果再拍同样的项目,我会想办法将资源和成本用在最合适的地方,抓住重点。毕竟人家提供了机会和资金,你不能全按自己的想法来,要对投资人负责。”


为资本负责的品质,对青年导演太珍贵了。而这种责任感作用在成长中,对子明有着深远的影响。譬如将粗剪版《无题的红色肖像》发给提供奖金的当地电影协会后,对方不甚满意,于是子明紧忙加好定制的配乐,在内容上也按照计划作出调整,这才让短片呈现出现在的效果。


从拍摄长片回到短片也有相似的原因,子明说现阶段不会轻易尝试拍摄院线电影,一是院线电影受众更广,制片公司、电影观众都会对影片有更大期待,对所有人负责的压力会影响创作本身。二是用扶持计划的奖金足够完成短片拍摄,并且创作时能更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导演胡子明(右三)在拍摄现场


所以在积累相对丰富的经验,又经过几年的成长后,子明比过往更有规划,也更能看清艺术与商业之间表达的差异。


聊及之后的选择,他也有了更多思考。


看未来:年轻就有无数可能



在纽约大学电影学院,子明和同样在国内生、长,又在国外长期生活的室友们,组成了自己的小团队。疫情前,他和担任摄影师的陈喆,合作完成了《无题的红色肖像》,而在疫情期间,即使无法在外拍摄,子明也没有暂停创作,他与另一位室友罗源一同撰写了多个90分钟长片剧本,作为项目储备。


出于类似的成长环境,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是团队共同关注的母题,为了有机会出现在内地影院,被观众看到,创作剧本时,子明会和室友在其中加入商业元素与娱乐化的内容,希望冲淡影片的政治属性。


有一个剧本讲述的是中国劳工在美国西部的故事,这段历史有美国人对华工的压迫,呈现后可能不会被中美观众所接受,但子明表示:“有影视作品带到这段历史,但华工没有作为主角出现过,这不代表这段历史不该被看到,所以我们会找到不同的切入点,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劳工曾经的经历。”


导演胡子明


为了这一梦想,也为了自己的热爱,未来子明仍将走在导演的路上,用他的话说就是,这条路辛苦是辛苦,但再难也要坚持。


疫情期间,子明的这份坚持也有了更多理由,他发现虽然影视行业受到了巨大影响,娱乐、艺术不再是必需品。但居家隔离期间,在吃饱饭等必需的生存要求之外,没有影视作支撑,没有文艺作品给予大众鼓舞和力量,精神世界的空虚同样可怕。


所以子明也把创造高质量,有表达的艺术作品视为目标,就算不能影响这个世界,但至少能填补一个人的内心,也算创造了很宝贵的财富。


更何况,就算短期无法实现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无法被替代。子明说:“好在我们年轻,可以慢慢探索出一条有无限未知,又能解决现阶段谜题的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老九 来源/导演帮(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F1N-8OvZ_5qtoxFrwq-xqQ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549.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分享编剧、导演干货、行业热点。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