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电影民主化的开始:实践社二十周年

2020-09-01 10:07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今年是实践社成立20周年


《待避》剧照,本片在实践社第一次公开活动上播放


在实践社之前,曾有贾樟柯、王宏伟和顾峥于1994年成立了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我认为那其实是电影民主化的开始

实践社活动章程的第二条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影像表达的权利从贵族化的行业中夺取过来”

实践社成立于2000年4月1日,至今恰好10年。2000年作为一个标识文化时间的界碑,对中国独立电影来说,是重要的年份。如果说1990年张元、王小帅的电影《妈妈》和吴文光的《流浪北京》(1988年开拍)作为中国独立电影的最早发端,实践社则可以看作中国独立电影的第二个阶段——数字电影时代或者说“非专业电影时代”的正式开始。DV(数字影像)发明自1995年,在国内的最早使用,是杨荔娜1996年开拍《老头》、吴文光于1998年夏天开拍《江湖》、朱传明1998年开拍《北京弹匠》……这些作品都在2000年以前就完成了,它们是由技术带动的另一个纪录片运动的新起点,而实践社使这些作品恰好在2000年的时候聚拢在一起并进入大家的视野,进入一定规模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互动之中,姑且可以说,实践社标志着中国独立电影第二个时代的来临。

为了追溯这段历史,我先后采访了五个与实践社有关的人:杨子、杜庆春、张亚璇、王笠人和朱传明。实践社的创办人杨子(杨海君)1998年毕业于电影学院,当时他经常与正在读电影学院的杨超、常征等人讨论电影。“那时候第四代第五代还在拍片,我们拍片的机会很少,觉得前途渺茫。”朱传明当时是电影学院的摄影系本科生,他也描绘过那个时代的电影氛围,当时的电影环境是非常不平民化的,“学校推崇的是大制作,像《霸王别姬》。弄得大家都不敢动。”

电影学院门禁森严,有严格的专业分工,而且进入这里的多是世家贵胄,如谢飞、陈凯歌、田壮壮。有一次笔者进入老作家梅娘的家里,她说她的女儿也是电影学院毕业的:“想当年,电影学院是达官贵人的孩子们玩的地方。”此语令我印象深刻。电影学院当年虽是贵族化院校,不过其中也有层次分别,在实践社之前,曾有贾樟柯、王宏伟和顾峥于1994年成立了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我认为那其实是电影民主化的开始(那时候说的电影主要是指剧情片,而剧情片的“民主化”比纪录片要晚一些),贾樟柯最早的两部短片都不是胶片拍摄出来的,机器也不是官方(电影厂或者电影学院)提供的,这一点就是他与其它第六代导演的重要区别。当年贾樟柯的小组正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进行了他们的创作,因为那时他们是电影学院的“边缘群体”,首先,贾樟柯和王宏伟不是导演系的,其次,他们是旁听生。此后多年,贾樟柯为呼唤dv的民主化写了一些惹得学院老师不高兴的好文章,这大概与他是电影学院庶出的身份有关——虽然他现在进电影学院总是被前簇后拥,而且电影学院积极将他纳入自己的学校文化,其实贾樟柯的存在也重塑了电影学院的精神内涵。当年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成立是为了以后可以一起拍摄电影,暂时拍不成的时候,就权且作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小组存在。这一点,实践社与之类似。

实践社活动章程的第二条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影像表达的权利从贵族化的行业中夺取过来”。暂时无法行动,他们就以交流为主。“那时候我们每周都聚在一起聊,也需要彼此相互鼓励啊,有时候我们看片子,也经常会去资料馆。”实践社的最后成立,却与电影资源——一大批录像带的获得有关。


根据记载,实践社成立当天放映的是塔可夫斯基的《压路机与小提琴》,其实还有两部短片,一部是杨超的《待避》,那一天王小帅、管虎都参加了。

实践社很快就由播放国外艺术片转向播放中国未公映的独立电影,这个时候的观众比播放外国片更多。

当年的观片环境如何?一是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每周定期放映两场国外电影,再就是大使馆会偶尔放送本国影片。重要的资源都在电影学院,但即使对专业学院来说,某些方面的资源也不如今天某些影迷的资源丰富。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里每周一到周三有电影观摩,但一般是国产商业片和好莱坞有限的片源,周传基教授当时说,如果把电影学院的片单拿到国外,会让人笑话的。学院有一个拉片室,曾被目为圣地,但其中的许多外国片没有翻译,且观看时间有限制。有一次,朱传明为了看《遒山节考》,先去查郑雪来的《电影鉴赏大辞典》,了解了影片大意,然后来到拉片室,当他看到影片里兽交的画面,十分激动,觉得太有创造力了。实践社之前,电影学院在1997年还有一个“道光电影小组”,正是朱传明、杜海滨等人创办的,这几个人是班里年岁较大的,也是因为当时没有实践的机会,于是就一起交流并群策群力找片子看,然而片子并不容易找到。有一个学生从留学苏联的导师那里弄来了一套塔可夫斯基全集,他们十分羡慕,可惜没有翻译,而且拥有者并不总是“众乐乐”,让人觉得苦闷。后来有了一个实践社,朱传明说,那可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大事。

片源始终是最重要的。1999年,杨子在资料馆遇到一个叫潘剑林的人,他有一套从台湾那里搞来的艺术电影,据说那是国内最为完整的文艺电影,有600多部。杨子等人花钱从他手里买来了近200盘,其中有戈达尔和布列松的全集。那都是繁体字版本,是台湾译自日本,而日本又译自欧洲的。这其中更有离奇的故事,可见国家在公共文化事业上的愚钝和失职。潘剑林乃甘肃临洮人,学经济法的,后来搞过运输和房地产,一次他结识了个算命师傅,谈得投缘,就到了师傅的家里,发现了整架子的电影录像带,包括众多中国独立电影,他看了阿巴斯的《樱桃的滋味》和贾樟柯的《小武》,深受震撼,于是和电影结缘。不久后,当朱传明来到潘剑林在天通苑的家,看到他家里也堆满了整架子的电影,柏格曼的作品全有,“简直是羡慕死了”。因此,实践社最早的电影资源,并非来自电影学院,而是来自于上述崎岖的路径。学院保护资源不外泄,据说当年戴锦华在电影学院教书是是禁止旁听的,有外省人慕名前来,也被她拒之门外,后来她去了北大教书,教室里挤满了旁听生,她却微笑着欢迎。电影学院拉片室也是其资源独享的重要部分。


《樱桃的滋味》

开始的时候,杨子们在电影学院北边的黄亭子50号酒吧聊天,这个酒吧最早是诗人简宁开的,经常做些文学活动。后来的老板老林在美国呆过,“我们有时候聊天跑那里去聊嘛,他说你们在我这可以搞个活动,这种活动在美国很常见,在中国可能不算常见。”于是他们就经常在这里放片子,直到次年愚人节才宣布成立实践社。如今已是资深策展人的张亚璇说她第一次知道实践社的消息,是在北师大学生宿舍门口的海报上。海报上写的是放映塔可夫斯基的电影。根据记载,实践社成立当天放映的是塔可夫斯基的《压路机与小提琴》,其实还有两部短片,一部是杨超的《待避》,那一天王小帅、管虎都参加了。这个社团的成立,标志着他们的电影活动由内部转向对社会开放。

与实践社几乎同步的南方观影团体缘影会,最初的成立也是因为有了电影录像带。创办者欧宁当时生活在深圳,他去香港时结识了香港影评人舒琪,舒先生当时买了一些欧洲电影的版权做中文发行,欧宁于是拿来在南方做酒吧放映。可以看到,南北两大民间电影社团的文化资源线路图堪称曲折而宏伟。但是,当这些社团所依赖的资源迅速普及的时候,许多活动的价值就消失了。1993年中国生产出第一台VCD,97年以后逐渐在家庭中普及,盗版光碟随之兴起。1999年,SONY率先生产出DVD,这是一种高清晰度的光碟技术。之前看录像带——如国外某学者所言——就如同看出土文物。录像带的影像重影、变形、糙点多,对于大众来说是折磨,却同时也增加了人与电影的距离感,高清晰度的 DVD 光碟使观影变成一种享受,也变得平易,当此时,影迷文化得以迅速培养,发烧友一般能拥有数千张艺术片光碟,而电影学院的拉片室此时门可罗雀。在实践社成立的2000年之前,我们已经能够在市场上买到一些艺术电影的DVD。但是那需要有心人去沙里淘金,实践社则使这些电影较为方便的到达了观众眼前。

在此情势下,实践社很快就由播放国外艺术片转向播放中国未公映的独立电影,这个时候的观众比播放外国片更多。中国独立电影自1989年后诞生以来,无论民间纪录片还是第六代的作品,大部分没有得到国内的公开放映,整整十年处于被雪藏的状态。张亚璇说:“实践社是第一个开始放独立电影的社团,其它的可能都没有这些条件。虽然101(上海的一个电影小组)更早,缘影会的活动也不错,但是他们没有这个条件,当时主要的几个组织人在电影学院,在北京又很容易联系到那些导演,还有当时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实践社是第一次把他们放到公共空间里,哪怕当时是一个酒吧,在这个方面,它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时的氛围与今天相比有一个差别:纸媒对独立电影葆有某种热情。如《北京青年周刊》等媒体会对独立电影活动做一些预告。但是不久后,尤其是北方的媒体对独立电影的热情骤减。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因为独立电影活动不发红包?

实践社剧情小组呼吁的民主自由,其实是从第五代第六代那里要求分权,更多是希望让年轻一代获得更多电影表达的机会。而当胶片电影来到dv面前,胶片电影就成了“优质电影”,它是有原罪的,因为它在中国的背景下代表着专门化、特权化、贵族意识、行政垄断以及巨额资金。实践社的内部精神是分裂的,不过还好,争论带来了思考

中国独立电影以写实主义取胜,但这些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电影却无法与国内观众见面。多年后,吴文光回忆了《江湖》(99年完成)在实践社放映时的心情。“……这个片子和我之前的其它片子在国内放映场合只是我家的录像机上,观众只是几个朋友,每次绝不超过10个。一般是他们看片,我在厨房做饭。看完了,我饭也好了,通常主菜是我拿手的大酥红烧牛肉。当然不会有正经讨论反馈之类,我也不好意思动员人家说,只是马上说,饭好了,吃吧吃吧。有一次张元和老林(林旭东,曾被称为"地下电影的教父")来看《我的1966》,近3小时。张元躺在床上看。完了,老林就说了一句:这是个听的片子。还有一次,刘震云和余华来看《四海为家》,完了就吃饭,边吃两人不断说:红烧肉好吃。”

“所以《江湖》在黄亭子放我是激动的。这是一个公共场合,虽然是个简陋昏暗酒吧,但支起一个小投影仪,投影打在一个长宽100公分的银幕上,放映就成立了。我已经觉得很天堂了。特意约了一些艺术朋友来看,因为他们和我交往多年,实际上都没有看过我的片子(那种在家里靠红烧牛肉喂养观众方式做多了也烦)。来的人现在记得有:司徒兆敦、老栗和廖文、张晓刚、方力均等。观众目测大概有过百人,密密麻麻挤满酒吧,不少人站着,没有座位。我在黑暗中站着一起看完片子,听着片子里的河南方言在中国的一个公共空间响着,心情比在不久前放过的阿姆斯特丹电影节还愉快。这是我久已期待盼望中的自己拍的片子在中国放映。”

90年代的独立电影与今天相比,数量并不多,实践社放映的独立电影有《冬春的日子》、《邮差》、《老头》、《北京弹匠》、《铁路沿线》、《不快乐的不只一个》……放映后一般都有导演现场交流,观众以年轻学子为主。黄亭子的放映据说必须在9点半前结束,以免影响酒吧的生意。后来负责提供场地的,还有藏酷、盒子、燕尾蝶、北大的蓝院……为了保护版权,有些人要负责跑片,气氛显得热烈。如今张亚璇评价当年的活动,觉得那些物质空间反而比人更显得重要,应该被记住。

《老头》

当时的氛围与今天相比有一个差别:纸媒对独立电影葆有某种热情。如《北京青年周刊》等媒体会对独立电影活动做一些预告。但是不久后,尤其是北方的媒体对独立电影的热情骤减。什么原因呢?也许是因为独立电影活动不发红包?布尔迪厄说,媒体的沉默是另外一种审查形式。当时网媒日益发达,私人电脑迅速普及,人们获得了另一个呼吸空间。北大在线的电影夜航船、后窗看电影、清韵影视乱谈等网站都对实践社的放映活动有所回应,一个独立电影传播的良性生态形成了。一批非专业的民间影评人也在那时崛起,并在今天占领了报纸文化版面和电视台的影评栏目,比专业刊物的作者更具大众影响力。

实践社名为实践,最初意图是鼓励创作,现为北电教授的杜庆春说是“创作冲动远远大于推广”。但是今天来看,它创作的成就不如传播的价值大。实践社组织架构相对完整,其中有影评小组,还有剧情片小组,后者主要以电影学院的学生为主,这里都是专业人士,他们又有一種“胶片情结”。当2000年8月26日吳文光倡导的“dv數碼紀錄小組”成立后,两种观点之争逐渐显现,有一些争论可以说体现了胶片媒介和数码媒介之间的本体性矛盾和困惑。多年后杨子说:“吴文光对电影学院系统的人是比较反感的,像有某种比较私人的情感,在一些意见观点上与一些实践社成员特别是与剧情片小组完全不同,像杨超是做剧情片,他不做纪录片,徐皓锋当时也是这个小组的,现在是导演系的老师,所以在讨论会上也会有一些意见上的不同。”朱传明以前是烧锅炉的,后来的创作有浓厚的草根气息,但当时他是电影学院的学生,他也印证了吴文光在心理上对学院的排斥。他说吴文光有江湖气息,有心胸,但是他认为dv代表民间立场,不应该学院化。“老吴那时候在写一些专栏,在舆论上有话语权。”

dv小组成立那一天气氛热烈,据说程裕苏(他后来拍出著名的dv作品《我们害怕》)专程由上海飞到北京来参加活动。这是一个学习小组和互助小组,吴文光曾写过一篇文章《持dv机的手握在一起》,记载了当初的相濡以沫。Dv在一个资源垄断严重的国家的使用,有特别的意义,老吴对此有所期许,他是最早留意Dv并塑造dv的文化意义的人,多年后他的村民计划,延续了他的电影民间化的追求。当剧情片小组的人们说到dv的粗糙可能会伤害电影的时候,老吴被激怒了,他不惮以最恶毒的话语来回击。他说对方不过是混入地主家的贫农,后来却捍卫地主闺女,最后地主并未将闺女许配给他们。在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会因为dv带太便宜所以可能拍摄过程不节制的时候,老吴又开始了他的攻击:“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不节制?费钱啊?不节制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有人说dv会伤害到电影,电影已经脆弱到这个地步,竟然被dv给伤害了,说这话的人还委屈成那个样子!电影还是处女吗?他是为古人担忧吗?他疼什么呢?”吴文光觉得年轻人比他还保守,Dv作为新生事物应该多看到其建设性与可能性,不能一味反对。他在实践社里算是年龄最大的了。

杨子在当时站在了杨超等人一边,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拍电影,我们提倡精英化的电影。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他那么说是因为当时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他呼吁的是更为严谨的创作。杜庆春这么回忆dv:“电影学院有一种胶片拜物教。那时候还没有高清的概念,就找beta,没有广播级的就找准广播级的。最后你没辙了才用dv。那时候dv基本没有被业界采纳。那完全是家用级的设备。是一个home vedio的东西,是拍摄家庭录像的。包括杜海滨的《铁路沿线》,还有朱传明《群众演员》,这些东西出来以后,大家才发现dv。其实贾樟柯给dv的创作带来了很主动的地位,但是贾樟柯很快进入了更高的制作门槛。”

实践社成立时有一个背景,就是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巨大,国产电影也逐渐强调商业化,电影学院的教育虽然仍然是“大师教育”,但一出校门即满眼商业之风。实践社呼吁作者电影,强调作者的个性自由,他们的纲领里面有一条就是“将电影作为艺术”。艺术与个性自由的确是一对伴生的事物,但由于语境问题,在老吴眼里这些关于艺术的口号却是在设置电影门槛,阻止另外一些人进入。当胶片电影遭遇到dv实践,顿然显示出了“阶级沟壑”。实践社剧情小组呼吁的民主自由,其实是从第五代第六代那里要求分权,更多是希望让年轻一代获得更多电影表达的机会。虽然中国电影“第七代”的命名一直没有到来,但是他们的心中可能还是潜藏着一个“代”的意识的。而当胶片电影来到dv面前,胶片电影就成了“优质电影”,它是有原罪的,因为它在中国的背景下代表着专门化、特权化、贵族意识、行政垄断以及巨额资金。

实践社的内部精神是分裂的,不过还好,争论带来了思考。实践社的创办者杨子主要不是作为一个精神领袖而存在,他是一个活动家,他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彼此相逢和对话的平台。这个平台比一篇富有激情的精神宣言重要的多。杜庆春称杨子的活动能力非常强,很快将实践社做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机构,而首届中国独立映像节是实践社组织的最大的一次活动。


最初这个电影节在电影学院举行,但是闭幕式却是转移到朝阳公园对面的枫花园汽车电影院。原因是什么呢?大概第四天电影学院就接到上边进行责难的电话。“因为当时有一个电影叫《盒子》,涉及同性恋题材,热情的老同志说怎么能放这类片子,叫电影学院的张会军做检讨,《南方周末》总编也做检讨,不让弄了。

实践社的解散并非自发,而缘于被迫。由于南京分社的一次放映,实践社被调查,原因据说是“活动未报批”。“当时实践社的负责人叫芮定坤,是专利局的,领导找他谈话,你这个工作到底还做不做,后来杜庆春、张献民都分别被谈话,有单位的都谈话了。

首届中国独立映像节对于中国独立电影的策展来说,是一个开先河的行动。它举行于2001年9月22日到27日,声势堪称浩大。其征片范围包括1996年以来的中国民间映像,后来收到短片和纪录片作品约109部,其中纪录片35部,可以说是国内电影人开始dv创作以来成果的整体展示。当时实践社联合了其它三个民间放映团体——上海的101、沈阳的自由电影、广州缘影会一起,同时获得《南方周末》(署名为主办方)、北大在线、TCL等单位的资金支持,杨子自己也花了三万块,电影学院的王红卫老师资助了两千。

这个展览的特点就是:年轻。电影节分展映单元和竞赛单元,前者是第一代独立电影人如段锦川、贾樟柯等人的电影。竞赛单元的作者则多是学生和艺术青年,多是用dv或者电视台广播器材拍摄,参与者包括评委多是年轻教师(比如杜庆春、张献民)与年轻媒体人,当然还有文坛名流如翟永明。那次观看,观众对这些作品表现了极大的失望。多数电影煽情又不懂电影语法,号称实验而又矫揉造作。当时做评委的胡续东说:“众多所谓的影片突破了我生理承受的极限,对我的智力、性情乃至作为观影者的人格进行了全面摧残。”作为评委的他因为向银幕扔矿泉水瓶子而被举报。他说如果再多看两天这样的片子,30%的评委就会“拎着据说为中国电影带来无线曙光的dv机自己把自己砸死”。

有人撰文称这是“伪民间伪独立的一天”。有的观众声称在剧情片竞赛单元里,DV作品全面溃败,而纪录片也手法陈旧,过于沉闷,因此这是给“DV小资”的一次沉重打击。评论者几乎是集体质疑了DV作品的粗劣和缺乏电影教育。这场DV作品的考试带来了此后一段时间对于DV创作的贬低和反思。电影学院的老师在课堂上希望DV创作能够节制,哪怕带子价格很低,也要控制片比。在资源匮乏时代,胶片拍摄时的片比控制是一个政治任务,这个控制使得拍摄者每个镜头都精打细算。如今DV恰好解除了片比的魔咒,而现在的教育者却又呼吁控制片比,呼吁节制,吴文光的上述言论与此论调有关。吴文光觉得“即使是垃圾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初这个电影节在电影学院举行,但是闭幕式却是转移到朝阳公园对面的枫花园汽车电影院。原因是什么呢?大概第四天电影学院就接到上边进行责难的电话。“因为当时有一个电影叫《盒子》,涉及同性恋题材,热情的老同志说怎么能放这类片子,叫电影学院的张会军做检讨,《南方周末》总编也做检讨,不让弄了。本来贾樟柯《站台》是在电影学院放的,但是后来不让放了。说实话这个事情我对不起贾樟柯。汽车电影院的放映场地太不好了,据说贾樟柯的制片公司还花了不少钱,才把胶片拿来。”

杜庆春说,那时候独立电影这个词虽然刺耳,但是似乎不像现在这么令人警惕,也不像现在这么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所谓独立在核心社员如杨超等人那里,其艺术精神远远大于现在自由主义的表述。当时他们组织活动还是比较谨慎的,“那时候为什么叫独立映像节,你叫独立电影节就不能,因为大家都找到一个中间的灰色地带的表达。”后来责令停止的理由,杜认为可能并不是因为那一个片子,“谁也不会公布一个原因,在中国本来做一个电影节就不允许民间来办的。”

那次风波之后,电影学院的电影放映活动更谨慎了,据说有一段时间,放映的电影必须是通过审查的电影。不过电影节的全国巡回展却在沈阳、西安、杭州、南京、上海等地举行。所到之处,独立电影的力量得到整合。独立映像展此后曾筹备第二次,据说因为“非典”被取消。但是独立映像展的内容和精神在“云之南”和南京的中国独立影像展(CIFF,从2003年开始,每年一届)那里,得到了延续。

中国独立影像展历年海报赏

关于实践社的解散有很多说法。有人说是管理松散,也有人认为是杨子将实践社变成了公司的原因(2001年的8月,杨子以“实践”之名注册了公司)。它当时在全国已经有了名气,而且在多个城市有分社,但是在后期,杨子和杨超筹划拍摄胶片电影《旅程》,就把具体事务移交给其它人。“我们希望把传播放映那一块给更多年轻的人去做,他们有时间有热情。”

实践社的解散并非自发,而缘于被迫。由于南京分社的一次放映,实践社被调查,原因据说是“活动未报批”。“当时实践社的负责人叫芮定坤,是专利局的,领导找他谈话,你这个工作到底还做不做,后来杜庆春、张献民都分别找谈话,有单位的都谈话了。据说调查实践社的资料有那么厚厚的一摞。”这是2003年年初发生的事情,如果继续参加这个社团,就将失去工作。杨超当时是研究生在读,后来没有拿到毕业证,有人说与此有关,也有人说与此无关。在谈话对象中,却没有杨子,“因为我当时没有单位”。只要是有单位的,都找来谈话了。当时朱传明在老家江西看外景,接到北电老师的电话,心里“咚”的一声,“真的吓坏了”。通过体制内单位实施控制是便捷有效的,贾樟柯曾在一篇文章中声称“我没有在体制内呆过一天”,这的确是一个傲人的资本。他在体制外为独立电影开拓出一条活路,有一种巨大的示范作用。正像吴文光在《流浪北京》里为抛弃单位体制的艺术家们造像,那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端,那些人在铁板下撬开了一道缝隙,为后来者提供了经验和勇气。

多年之后,有些人形容实践社“作鸟兽散”,也有人说实践社“一不留神青史留名”。这本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其最初意图(并非是做电影普及,而是很精英化的)也与后来的实际状况相去甚远,但是这个组织秉有天时地利之便,它放大了民间的电影梦,把潜藏的电影的民间激情整合、凝聚并呈现出来,为中国新一轮独立电影建立了一个明晰的起点,使其获得了历史坐标和参照物,以后就有了更为自觉的跋涉。如今的独立电影策展圈子里的大部分人都与实践社有关系,包括曹恺和朱日坤等人。他们显示了中国民间电影力量的自我组织、自我生长的能力。首届映像节更是拉开了此后十年民间策展的序幕。

实践社的被禁沒有走任何法律程序,没有任何申诉、沟通和辩论的环节。只是一个口头命令、几个电话就結束了青年们苦心经营的社团。甚至不告诉你一个正式的理由。2004年缘影会在南方被禁止的局面与此类似。这样的行为损坏了蓬勃自发的创造力,也带来人格的失落。在2001年12月于北大举行的首届中国同性恋电影节同样被禁之后,独立电影策展在地域上逐渐走向边远化、郊区化,在市中心的活动则走向圈子化、沙龙化。但是独立电影也同时开始了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走向追求公民政治的对话。欧宁曾跟我说,当他苦心经营的缘影会被迫解散,他开始感觉到参与建立公民社会的重要性,他的创作和策展都具有了某中政治自觉。而北方的独立电影人也逐渐从彻底的非政治化走向拥有恰当的政治意志。

在我们的环境里,民间的电影力量必须在官方信任的框架里进行组织和整合,但是被圈养的事物是没有创造力的,被控制了的心灵难以产生灵感。如今实践社创办恰好十年,值此独立电影艰难生长而非独立电影创造力全面委顿之际,谨以此文作为纪念。

王小鲁,写于2010年,原载于《经济观察报》
(每部分序号之后摘要为编者所加)

作者简介:
王小鲁,青年学者,电影批评家,著有《电影与时代病》、《电影政治》等。曾任中国独立影像展选片人和策展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王小鲁 来源/导演帮(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bJg1a00m9lhUrFC40sZEgg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501.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分享编剧、导演干货、行业热点。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