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是枝裕和:拍电影时我在想的5件事

2020-08-28 14:12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是枝裕和导演的作品总会带给人温暖而深刻的感觉。其中大多是以“家庭、记忆、死亡、丧失、安慰”为主题。


具有纪实性的作品通常是是枝裕和的强项,但近年来,他也正在向以故事为重点的剧情电影转变。


▲是枝裕和


导演的处女作《幻之光》(1995)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像奖。之后他又凭借影片《距离》(2001)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邀请。


《无人知晓》(2004),《步履不停》(2008),《空气人偶》(2009),《奇迹》(2011),《如父如子》(2013),《海街日记》(2015),《第三度嫌疑人》(2017)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那么是枝裕和在制作电影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呢?以他的自传《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为例,文中对是枝裕和进行了5点剖析:


1.电影诞生于“我”和“世界”的交汇处



“因为我是从纪录片开始电影创作的,所以我并不认为我的作品是从内诞生的,而是在从“我”与“世界”的交汇处。纪录片不是为了传达自己的思想,而是为了与世界相遇,而使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这与虚构有很大的不同。”

在作为电影导演出名前,是枝裕和是以纪录片出身的,期间制作了《另一种教育》《没有他的八月天》《如果...在福祉被舍弃的年代》等批判性纪录片。

▲《无人知晓》

另外,他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后,也没有忘记作为电视导演的经历,一有时间就会去制作电视纪录片。

他说制作电视纪录片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每次都以同样的心态投入工作,在制作电影时也非常重视真实感。并且,他认为制作纪录片强调的是某种程度的主观性,而不是客观性。

“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够打破虚构的纪录片警戒线。并且实际上这条警戒线是人为制造的,所以并不牢固。”

▲《下一站,天国》

在是枝裕和导演的初期作品中,经常会出现非专业演员。《无人知晓》中的孩子以及《下一站,天国》的演员都是这样,导演认为在影片中请非专业的演员来进行演绎更能展现故事的真实性。

“我想说在我的影片中想表达的并不是谁对谁错,大人应该这样对待孩子,或者应该这样改变孩子。而是就像生活在那里一样,真实的描绘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看着他们旁边的风景,聆听他们的声音,通过这些,把他们的话变成对话而不是独白,并将我们的想法映射到他们身上,再投射到观众的视野里,这就是我想要的。”

▲是枝裕和

2.避免直接沟通和间接描述



“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对我冲击最大的是画面中出现了大量的鞋子,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刺激了人类的想象力,使过去恢复为鲜明、强烈的形象,但就我而言,我对钟表、眼镜等装饰品非常敏感。所以会被直接传达以外的间接描述所吸引。”

是枝裕和导演认为与其向观众展示加害者和受害者,不如将堆积的鞋子直接给观众看,让观众的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他确实在自己的作品中也这么做。即使电影《步履不停》中许多事情都是发生在室内,但是用餐的场景只出现了一次——晚上吃鳗鱼饭的场景。其余不是吃饭,而是准备料理的场景。因为他认为在制作食物和刷碗的过程中展现的自然对话要比吃饭时的直接对话更有说服力。

▲《步履不停》

此外,《海街日记》中还出现了三场葬礼的场景,为了避免直接信息的过度干扰,是枝裕和导演给四姐妹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性格和情感,以达到整体的平衡。

3.包含生活中丰富瞬间的细节



“如果我的电影有一个共同的信息的话,那么任何事情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事情就是,它存在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那些不寻常的事情。影片并非高调张扬,而是影片本身能够作为丰富的生活真实存在。这就是我的目标。”

▲《步履不停》

“制作《步履不停》是我对母亲的死治愈自己悲伤的过程。我当时想过如何接受失去母亲的事实,然后将其拍成电影。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失去母亲,而被悲伤牵着鼻子走。我想我可以完成一部能让你笑的电影和一部家庭电影,因为我意识到制作一部电影其实是很枯燥的。”

是枝裕和导演制作了一部的电影,讲述了那些有拥抱缺陷的人。当他去欧洲电影节时,有记者对是枝裕和导演说过这样的话。“人们都说你在制作关于失去的电影,但事实上你的电影是关于经历过失去而幸存下来的人的。”是枝裕和听了这话后,觉得听到有人这样说并且理解他的意图他很高兴。

▲《空气人偶》

“生命存在缺陷,往往需要另一个生命来填补。”

这是吉野弘先生写在《所谓生命……》中的一句话,是枝裕和非常喜欢,所以将此作为制作《空气人偶》的主题。

他在2015年出版的散文集《宛如走路的速度》中也介绍了这首诗。他说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句话的人生观和他的电影哲学非常吻合。

所以他在影片中插入了很多细节来丰富剧情。在拍摄《无人知晓》的时候,为了了解孩子们真正的想法,他们没有告诉演员电影中的情节,只是告诉了他们大致的情况以及实际进行了什么样的对话。

▲《如父如子》

为了在《如父如子》中更好的塑造两位完全不同职业和性格的父亲,是枝裕和导演甚至连一个语调都进行了细微的调整。

结果,他选择的题材是非常悲剧性的,但很多情况下,影片能够治愈伤痛,并在一定程度上注入积极的能量。这些都是细节给予的力量。

4.与其说是“作家”

不如说更像是“匠人”



“如果厨师思考如何做好吃的时鲜时,既能提高材料的味道,又能做出让客人满意的料理,那么导演的工作就很接近于此。当然,因为我是原创剧本的作者,所以也可以被称为作家。”

是枝裕和导演将自己定为“匠人”,而不是“作家”。

▲《无人知晓》

他最关心的是如何从演员身上挖掘出从未有过的面貌。在制作《无人知晓》的时候,为了给人一种迄今为止从未见过的新鲜的形象,是枝裕和导演还举行了一场儿童试镜,发掘了两位很有潜力的童星。

5.时间周期&角色成长



“在我的电影中,时间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在电影结束时,我想停留在与开场有所不同的地方。”

是枝裕和导演主要制作以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家庭为题材的影片。据说,刚开始每当参加海外电影节时,是枝裕和导演都感到有负担。后来有个机会,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上,一位记者这样说:

“你的电影时间在流逝。但它不是直线,而是一个圆,然后在稍微不同的地方着陆。”

▲是枝裕和

据说,是枝裕和导演仔细思考后,认为这与日本人对四季的感觉有关,于是反问那位西班牙记者。“你们有没有时间循环的感觉?”记者回答说:“没有。时间是直线流逝的。”

但是回顾一下发现,并非所有日本导演都具有像是枝裕和导演这样的制作方式,所以这可以说是是枝裕和导演独有的风格。

▲《奇迹》

是枝裕和导演主要以失去后生存下来的人为主人公,因此,无论如何都想表现出他们成长的面貌。无论是被称为奇迹,亦或是治愈,展现出台风过后的希望之光就是是枝裕和导演制作电影的原因。因此,为了人物的成长,必须回到电影刚开始的位置,而在这里,人物必须要成长一些。

但对于是枝裕和导演来说,“成长”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这并不是像忏悔罪行、突然告白、死去的伴侣复活一样。而是要通过角色细微的变化或偶然的举动来展现。

▲是枝裕和

关于《奇迹》的结尾,有一个有趣的情节,那就是孩子们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中想要的戏剧性奇迹并没有发生。

因为是枝裕和导演认为孩子还有更多的未来,并且未来需要孩子们去创造更多的奇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rayspace 来源/导演帮(ID:daoyanbangwx)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aGvAfGGOkDtePZs8T4VXVA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450.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分享编剧、导演干货、行业热点。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