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着口碑和话题的层层发酵,《八佰》俨然成了今年疫情以来第一部具有爆款相的电影,而对于背后的主控方华谊兄弟来说,在经历了连续3年的业绩下滑以及今年疫情的冲击后,《八佰》的上映也有望帮助正处于危机边缘的华谊走出低谷。
迟到1年的《八佰》,
或成为影院复工后的首部爆款
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在外人眼中好似 “天堂”,另一边却炮声不断、战火连天,宛如人间“地狱”……正是以苏州河为分界线,《八佰》营造出了两组截然不同的战时群像,随着战争的打响,观众看到了坚守仓库的战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从河对岸租界百姓的视角中深切体会到了战事的惨烈。“士兵绑着炸药跳下楼,眼泪便止不住往下流”,的确,在不少观众看来,《八佰》所带给他们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而《八佰》诞生背后的故事,似乎也一样充满着跌宕起伏。
时钟拨回到3年前,2017年9月,由华谊兄弟出品的战争片《八佰》正式开机,在筹备初期,片名还不是现在的《八佰》,而是《八百启示录》。影片拍摄虽仅用时8个月时间,但在正式开拍前剧组却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进行筹备,为了展现战士的真实面貌,剧组招募了400位形态演员,在仓库待足半年时间,进行长达7个月的军事训练,才有了片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战士;而为了还原四行仓库和租界的全貌,剧组更花费一年时间搭建占地200亩的实景建筑,于是也才有了苏州河两岸栩栩如生却又截然相反的景象。
可以说,无论从制作规模还是历史还原度来看,《八佰》在国产战争片中都是极为罕有的,而从电影首次官宣开始,《八佰》就承载了市场和观众的高度期待。2019年2月柏林电影节期间,完成制作的《八佰》开启了“全球票房预售”,而影片的先导预告片以及部分主演阵容也在此时才首度面世。同一时间,在管虎的微博上,导演仅用了五个字“《八佰》,马上见!”来表示自己的期许和激动,而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更将《八佰》誉为“里程碑式作品”。
然而,本打算于2019年暑期档正式上映的《八佰》临时遭遇了撤档风波。此前据外界预估,如果《八佰》顺利上映,影片的放映周期将持续至国庆档,但在去年6月,由一群退休老干部组成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举办了关于《八佰》的研讨会,在并未看到片子的情况下表示,“从剧组和相关人员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影片《八佰》用历史碎片掩盖历史的本质真实,对于国民党的抗战做了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美化。”,因此“把《八佰》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的献礼片,在国庆节普遍放映是很不适宜的”,据媒体猜测,这直接导致了影片撤档。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王中军已将持有的占总股本19.97%的华谊兄弟股份进行股权质押,本期望借助《八佰》的上映及时止损的华谊兄弟无奈再次陷入泥沼。
经历撤档后,观众对于《八佰》的期待和讨论仍旧不绝于耳,甚至于在之后的每一个重要档期都会有《八佰》空降市场的传闻。直到今年8月初,在影市停摆半年后,承担着观众期待和救市任务的《八佰》正式宣布定档,在14号影片还举行了线上首映礼。而凭借着第一轮点映后的口碑发酵,《八佰》的票房以肉眼可见的趋势不断上涨,在新片和重映片的层层夹击下最终脱颖而出,影片尚未正式上映便已收获超过2.3亿的点映票房(截止截稿日总票房已破3亿),一扫今年疫情影响下的影市阴霾,而迟到整整一年的《八佰》,也让市场看到了复苏的曙光。
八佰》上映前,
华谊曾经历3年“至暗时刻”
对于当下正待回暖的电影市场来讲,《八佰》所承载的期许不言而喻,而对于华谊兄弟来讲,经历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变动后,《八佰》的成败似乎也关乎着公司未来的走向。2017年《八佰》开机的时间节点,实际上也是华谊兄弟发展的关键节点,根据华谊兄弟财报显示,2017年公司主营业务虽比上一年得到了12.64%的上升,但随着华谊的业务调整以及“去电影化”战略的提出,公司的电影业务却迎来了历史低谷期,全年出品电影数和主控电影数双双下滑,其中全年主控电影数更达到近5年来的最低,仅有3部。
正是在华谊电影业务处于低迷期的时候,《八佰》投入拍摄并顺利杀青,斥巨资打造的《八佰》也被看作是华谊及时止血的重要作品。然而令华谊没能想到的是,2018年4月《八佰》正式杀青后,整个影视行业却集体陷入低谷期,动荡背景下作为行业巨头的华谊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2018年,受到“阴阳合同”事件以及后续查税风波的影响,华谊兄弟的主营业务跌入谷底,据财报显示,2018年华谊业绩亏损高达12亿人民币,是行业内亏损最为严重的影企之一,而受此影响,2018年华谊兄弟主出品电影数量仅有1部,为历史最低。这一风波给华谊兄弟带来的影响也持续到了2019年,在2019年,除了以联合出品方身份参与《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等影片外,华谊未有任何主控电影上映,而顶替《八佰》杀入贺岁档的电影《只有芸知道》表现疲软,最终票房仅有1.5亿,这一数字对于正处于寒冬中的华谊兄弟来讲无异于杯水车薪。
根据华谊兄弟发布的财报显示,在2018年和2019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10.9亿元和39.63亿元。到2019年底,华谊兄弟已经来到退市边缘,为了解决公司资金流的问题,债务缠身的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甚至不惜卖画、卖房来维持公司运转。2020年疫情爆发更让本就处于危机之中的华谊雪上加霜,据财报显示,2020年第1季度,华谊兄弟净亏损1.4亿元,在整个影视行业都经历了不同程度影响的情况下,作为头部影企的华谊所受到的冲击似乎也尤为巨大。
经历了长达3年的“至暗时刻”后,直到今年下半年华谊才看到了些许复苏的曙光。在7月底,招商银行宣布拟向华谊兄弟30余部影视片单提供约1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影视项目的开发制作。而紧接着,备受期待的《八佰》官宣上映,无疑是让华谊重拾信心的另一个原因,在《八佰》定档一周后,华谊兄弟的市值涨幅达到了16亿元,此后华谊又接连释出了《侍神令》《温暖的抱抱》等多部新片的首波物料,华谊的这一系列动作无不在向外界释放回暖信号。
大规模点映、保底发行,
华谊能否靠《八佰》“回血”
尽管市场和华谊都对《八佰》寄予了厚望,但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八佰》能否取得外界所期望的票房成绩也存在一定变数。虽然缺少强劲的竞争对手,但在影院限制上座率等特殊防疫措施下,《八佰》所面临的压力并不小,而为了最大限度提升影片的票房,华谊也采取了包括大规模提前点映、要求影院支付保底金等策略。
作为影院复工后的首部国产大片,《八佰》提前一周便开启点映,而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一部开启大规模点映的国产电影,在8月14日点映首日便排满了6000场,高排片率也助力了《八佰》后续的口碑传播。
与此同时,在《八佰》的发行方式上,华谊还采取了要求影院缴纳保证金的新模式,即影院上映《八佰》前需先交纳保底金额,超出保底票房的部分再按照院线分账发行方式进行结算。在此模式下,只有2019年全年票房在1000万及以上的影院才可参与第一轮点映,票房200万的可参与第二轮点映,而票房不足200万的影院,则需先交纳一笔占上年票房总额3.5%的核定保证金才能获得放映资格。
实际上,华谊在推出这一发行方式后随即引来了不少争议。在8月21号影片正式上映首日,便有影院对华谊的这一“霸王条款”表示不满,认为先交3.5%的保底金额才能获得放映资格“是一种赤裸裸的逼迫行为”。
针对这一说法,《八佰》片方也在21号晚间给予了回应。对于上述发行方案,《八佰》在其官微回应称:“未获得《八佰》放映秘钥的影院存在两种情况:被行业协会公开处理过的存在偷漏瞒报等违规行为的部分影院,和不接受此次发行模式的影院。《八佰》官微还表示,此次《八佰》制定的发行模式,旨在保护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打击偷漏瞒报,也得到了业内绝大多数院线、影管公司和影院的支持。
据统计,2019年全国年票房在1000万以上的影院比例不足20%,年票房在200万以上的不足40%,这意味着在8月14日《八佰》开启的第一轮点映中便“淘汰”了不少影院,而一些无法交齐保证金的中小影院则干脆与本片无缘。华谊在此时推出这一发行方式,一方面有其合理性:针对长期以来中小型影院偷漏票房的行为,采取先缴纳保底金额后放映的模式无疑将帮助华谊降低风险;但另一方面在今年疫情的大背景下,片方与院线之间本应该互相帮扶共克时艰,而这种做法无疑显得华谊不太“仗义”,只求自己快速获得资金回流,而无视某些小型影院能否挣到保底票房。至于这一做法是否会影响到影片的最终票房收入,则有待后续进一步观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迈克李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ho-5Mm4xILqas5LiIU5csQ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415.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