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从来不是单刀直入的信息传递,它更复杂,也更值得玩味:透过广告,产品被赋予魅力,令人着迷,渴望被拥有。
要「赋魅」,先要弄懂特定人群心目中的「魅力」,究竟有何标准。它主观,略玄乎,往往体现在细枝末节之中,比如习性、审美,品味。
理想状态下,创意人需要长时间观察与体验,从受众视野出发,重新感知世界,进而了解他们的偏好。
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如今飞速的营销节奏,已无法允许人去细细品和慢慢看。
我们不妨把难度再调高一点:这支广告的受众,生活在异国,脑袋里想的,心里面装的,和你完全不一样。客观条件并不允许你飞奔到对方身边呆着,只能远距离遥望。
此时此刻,你该如何快速换位,捕捉对方的需求,精准地唤醒 TA 对产品的欲望?
一个光想想就令人头秃的 brief, F5 接招了。
这家创立于 2016 年的本土创意机构,身居上海新天地,全员 21 名。创始人范耀威来自中国,公司在海外尚未设立分支。F5 本次拿下的项目,是要将美的空调的一阵微风,吹到全球范围内,那些未曾谋面的消费者心中。
他们解决难题的方式十分灵巧:先依靠大数据,锚定西方人喜爱的广告形态;再从西方文化资源库里,精选出充满张力和梦幻感的故事原型,将美的空调置于其中,包装成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角色。
广告片里的美的空调,便不再是冰冷的家用电器,它具有了让外国人直呼「对味」的魔力与魅力。
从中标,到上海创意,再到海外制作,该系列广告究竟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我们有幸联系并采访到 F5 创始人范耀威,以及 F5 公关负责人顾盼,一起聊聊美的出海项目的背后故事。
奇幻故事,为产品赋予西方人想要接触的魅力。
系列小说“纳尼亚传奇”里,有一个貌不惊人的大衣柜,却是通往奇幻王国的闸门。在 F5 为美的空调 Midea U 和 Breezeless 创意的两支广告中,空调被赋予了类似魔法:开启它,人能穿越到另一个无敌浪漫的超现实世界。
Midea U 专为北美市场而造:纽约市区常见的「筒子楼」公寓,窗户是上下式拉关,与传统型空调很难兼容。Midea U 机身中央有一个深口U型槽,窗户就能顺着 U 槽上下滑动,自由开合。
Midea U 产品动态图
为这样一个卖点清晰又抢眼的产品做广告,自然要突出它给消费者带去的舒爽与便捷。广告片《Singing Windows》的表达方式,十分梦幻、夸张,甚至离奇:被「释放了天性」的窗户们,愉快地张嘴唱歌。
作品着力演绎和对比了窗户开合刹那,住家们经历的魔幻体验:开窗可伸手摘天上云朵;关窗则耳朵再大也听不到一丝嘈杂。
此刻正率领曼哈顿居民经历奇幻冒险的美的空调,到了 2 个月后的欧洲篇里,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诞生的秘密武器。
主打欧洲市场的 Breezeless 无风感空调,定价高,目标客户系中产阶级人群。面对这股子细腻且充满质感的微风,F5 选择用文艺、复古的调性去包装它,并找来达芬奇和《蒙娜丽莎》这组史诗级大IP 共同讲故事:
为蒙娜丽莎画肖像时,谁都无法令她心情愉悦。直至达芬奇出场,亲手缔造出 Breezeless 的「初代版本」:魔力清风袭来,蒙氏终于一展神秘笑颜。
这两支作品身后,F5 的创意无疑聪明且讨巧:面对西方受众讲故事,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对方的文化资源库里寻找素材。
当然,整组项目最精妙之处,并非止于故事的灵活嫁接。借助它们,F5 成功地为产品赋予了西方人想要接触的魅力:Midea U 开启了一场场光怪陆离的美式白日梦;Breezeless 吹出的微风,携带与《蒙娜丽莎》有关的艺术记忆,透露出美和智慧的暗语。
今年 4 月和 6 月,这两支作品相继在海外市场投放,随后便被包括 Shots、Campaign Asia 等海外行业媒体报道与收录。北美篇导演将广告分享到自己的社交账号,就有住在纽约的朋友看到后下单了空调。此时此刻,它们也正在美的空调总部的展厅内,循环播放着。
如何克服距离困难,精准洞察西方人的广告品味?
面对美的空调的出海推广需求,F5 展现出了笃定与大胆。范耀威坦言,比稿劲敌中,有大型国际机构,还有来自香港的公司。在上擂台之前,F5 已做好了最万全的准备:通过前期接触,清晰地明确品牌方的诉求;排兵布阵,将项目小组打造成具备国际视野、掌握国际资源的精锐部队;搜集资料,闭上眼就能想象出海外市场长啥模样。
开足马力的同时,F5 清醒,也谨慎:海外市场充满未知,很可能一不留神就「栽坑」。为确保「弹无虚发」,他们挖掘出具有说服力的大数据,认清市场偏好;联系当地最优秀的制作团队,请他们当评委,判断脚本是否符合西方文化;派出公司里的外籍员工,确保创作出的文案原汁原味。
F5:Midea U 是一款专门针对美国东岸设计的窗式空调,在其他地区也不太适用,所以目标市场挺明确。它的售卖方式也是新型的,当时已经定好是在网上销售,会在 Indiegogo 众筹网站上首发。品牌方希望广告片的调性偏科技类,年轻,有活力,能够凸显产品创新的形式。产品本身,相较于分体式空调,售价也更为亲民,所以整个会更年轻一点。
Breezeless 则是比较成熟的产品,之前已在国内上市过,欧洲是首发。美的空调希望通过广告片,让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的特质有比较好的了解,就是偏产品型,而不是品牌型的 TVC 需求。
针对不同产品,以及不同的地区,我们后期就有了不同的策略和创意。解决的问题都是让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通过 TVC 记住它们的卖点。
F5 在比稿提案现场
F5:去年春夏的时候,品牌方来找我们说有这样一个海外推广的需求。找到 F5,我们自己不会觉得特别诧异,这其实是一个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
F5 这几年在国际视野这块,投入的功夫蛮多的。我们其实有两个点,一个是技术思维,会有很多技术创新的项目,帮百度、腾讯、阿里都在做;另外一块就是国际视野,我们十分非常看重。这两块并不冲突,它是相辅相成的。坦白讲,现在很多先进技术还是从海外过来,如果没有国际思维的话,不去张开眼睛看世界,我们可能就会变得固步自封。
我们同学有很多具备海外背景,像顾盼在欧洲有 7 年的留学、工作经历。另外还有其他同事,在欧洲、澳洲、美国有留学和工作的背景。在 F5,我们要求员工是要能说英语的,能够用英语进行文字和口头的交流。
加上我个人的成长,基本上没有在本土公司做过,都是在国际公司做,包括盛世长城、奥美、DDB 这些。十几年的成长过程,我所耳染目濡的环境,就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工作场合。在去年,我还曾受邀去戛纳广告节做现场演讲。
范耀威在 2019 年戛纳国际创意节做现场演讲
长期在这样一种环境工作,你对于国际化就不会觉得陌生,因为需要经常跟美国的公司或者欧洲的公司协作。看待创意的角度,就不仅仅只是站在中国创意人或者说本土消费者的角度去看,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全球化视野的情况下去看。
我们说最后能成事,可能除了能力很重要以外,最主要是你背后的信念,你是不是有信心把它做成。在美的空调项目的推进中,我们付出了 100%,甚至是 120% 的努力。全球市场的形势非常复杂:比如说针对中国市场,大家都知根知底。或者说我可能很了解某一个海外市场,比如美国。但世界之大,难道你每一个市场都能够充分了解吗?这里面会有很多学习的成本,去试错的成本。我还是那句话,叫相信自己。有勇气,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F5:这是整个项目我觉得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作为中国人,帮品牌去打进不同国家的当地市场。
我们考虑更多的就是说目标人群, TA 喜欢看什么样的、听什么样的表达。因为广告只有打动了当地人,才能够真正起到效果。要想打动当地人,这个东西就必须要是以 TA 为中心去创作。
策略团队在前期花费了非常多的功夫去研究当地市场。目前做的两个项目,一个针对北美,一个针对欧洲,我们在这块有非常多人力资源的投入。在这两个区域,我们许多员工都有生活和工作的背景。因为在里面待过,所以非常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心态。
其次就是去大量地看那个区域的一些作品,除了广告作品,还要深入的了解当地文化的特点。像是美国,平时我们也会自然而然看很多美剧,看好莱坞大片。包括大量的国内媒体报道,这些其实都很好的夯实了我们前期对这些国家的认知。
美的空调项目组成员在开讨论会
第三点就是,我们虽然在上海创意,但制作都是放在海外进行。正是因为创意是我们中国人想出来的,所以制作就必须放到海外相对完善的体系中去实现。把创意送到他们的手里去打磨,对方其实是最好的评委,来判断这个作品是否能打动当地人。海外制作团队的调试与修改,为我们的脚本加了很多分。
寻找海外制作团队,我们没有经过任何中国的中介机构。前面有讲到我们有非常多在海外工作过的同学,比如顾盼,她身后就是一整个意大利。她在当地有非常好的人脉资源,能够找到一些非常好的制作公司来配合我们。
F5:整个团队,有海外背景的员工和本土员工的比例是 6:4。毕竟我们的客户是中国人,还是要很好的去和对方打交道,了解他的需求。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海外资源和国际视野的同学一起来做。所以,这是一个混战部队。
在美的空调海外事业部,也有很多同学有海外背景,所以我们在谈事情的时候就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因为大家对海外市场的认识都很深。
此外,我们还有两名外籍员工,其中一个是英文文案。北美篇里,那首好听又洗脑的背景歌曲《Open and Shut》,歌词就是他写的。
Open and Shut 歌词
Open and shut, open and shut
打开关上,打开关上Open up tolet the fresh air in
打开窗户空气新鲜shut it down to keep the noise out
关上窗户噪音隔绝
他是马来西亚人,在澳洲接受的教育。他不会写中文,完全是西方思维。但我们看中的就是这一点:不过分受到我们本土文化的影响。如果说太过深度的卷入到中文语境里,反而会失去属于西方文化的那一块很单纯的部分。
F5 外籍同事工作现场
F5:在项目前期,我们确实通过一些大数据手段,加深了对消费者和目标市场的认知,这是一种更加可靠的方法。能够拿到一些更有说服力的数据,也能帮助我们与客户去确定方案。
坦白来讲,很多东西因为距离原因,我们不懂,客户也不懂。那就最好是看事实、看数据,而不是说拍拍脑袋就决定了。整个创意虽然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有很多夸张的成分,但它背后的整个策略,是很实在的,需要很多数据来支持。
举个例子,通过大数据,我们发现,近 10 年来欧美广告的诸多风格中,比较受欢迎的是幽默风:它的分数比较高,被公众经常提及,转发量大。所以我们在做广告的时候,就会往幽默的,欢快的(light-hearted)的风格上靠,希望能更好地被大家接受。如果我搞一个很悲情的片子,大家看了不高兴,或者说很多人不喜欢,岂不是要浪费了这次机会?
当然,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行业本身就有许多成熟的报告,包括客户自己就拥有了大数据,我们直接看结果就可以了。所以在国内做的话,还是相对容易掌握一点。但不是说我们就完全放弃田野调查,或者小组访谈。去当地走访市场,这些我们还是会去做的。
可以天马行空去想,但必须要有合理性。
F5 为 Midea U 创意了一个歌舞剧脚本:开篇伊始,快递员抱着空调走进曼哈顿社区,先是窗户开口唱歌,随后居民们也愉快地哼着小曲,大伙儿用这种方式,欢迎 Midea U 的到来。
在《Open and Shut》的轻松旋律下,自由拉关的窗户开启了奇幻世界的大门,一系列不可思议的魔幻场景连续闪现。仔细观看,你能从这些片段中,窥见某部熟悉的好莱坞大片的踪影。
从场景设计,再到曲风确定,F5 向我们详细揭晓了北美篇背后的创作缘起。
F5:具体的创意输出,正如我们之前谈到的,可以天马行空去想,但这个东西必须要有合理性。我们面对的是大型企业,它做事情是讲逻辑的,所以要审慎,不是说就突然来了这样一个的想法。
北美篇的场景设计,我们做了非常多的讨论,其实每一个片段背后,都有美国文化的影子。
我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一个人浮在那边?它合理吗?它背后的支撑是什么?这个镜头其实是受到奥斯卡金奖影片《鸟人》的启发:开头不是有个老哥浮在半空,他在做瑜伽。
《Sing Windows》中,浮在半空的瑜伽哥
那个中途出现的拉开窗户开飞机的小男孩,因为航空业在美国非常发达;还有关上窗后瞬间变小的哈雷机车:哈雷文化也是美国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爸爸伸手去窗外抓云朵进屋,这也是美国好莱坞影片里比较常见的风格类型,类似玄幻形式的作品,比如《Big Fish》、《剪刀手爱德华》等等。这些场面给到美国人看, TA 不会觉得跟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差距,或者说会看不懂。
《Singing Windows》中有许多奇幻场景
我们花了非常多时间跟精力,去探讨和发想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场面,既要能让大家眼前一亮,又要让大家好理解,所以这个东西必须要跟对方的文化有关。这是我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在整个创意过程中遇到的 challenge。
F5:主要是要有趣(entertaining),一定要让大家看完眼前一亮。如果跟生活一样,大家就都不想看了。另外,这种超越现实生活 (larger than life) 的影片风格在美国还是比较流行的,包括歌舞片也是,总感觉他们会一言不合就唱歌。当我们把奇幻和歌舞等元素都融合在一起,对美国人来说就会觉得挺好玩,挺开心的,然后又是能看懂。
F5:我们的外籍文案写完词后,就交给了当地的制作公司来作曲。当然我们也给了一些曲风上的参考,就是比较轻松、欢快的。第一次试听的时候,我觉得出乎意料的好听。当时看到歌词,我们还有点担心,这么直白的唱出来是 ok 的吗?后来加到广告片里,真的好听又洗脑,挺不错的。
音乐方面的话,其实调整不大,因为第一版已经蛮好听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做到 150 分,后面就又来回折腾了几回。最后出来的作品,包括客户,都非常满意。
F5:年龄、种族展现得更加丰富,更符合美国东部文化大熔炉的氛围,这些是我们建议的。你要细看这部片子的话,也会发现亚洲人的面孔。不同种族我们都加上去了,希望更加符合当地街区的文化特色,不要从头到尾都是一样的白皮肤。
《Singing Windows》中的亚洲面孔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事半功倍。
欧洲篇里,不同于北美篇的奇幻现代风,F5 为 Breezeless 创作了一个文艺复兴古装大片。他们给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编了个诙谐幽默的前传,题为《Sad Mona Lisa》的广告片充满艺术张力与想象,情节紧凑且充满悬念。
范耀威并不希望 F5 创意的广告,看上去都一个样,反倒是越令人意想不到越好。与此同时,这两支广告里,他也没给人物设计对白,目的就是通过展示(show)而不是讲述(tell),让更多人能看明白,他们到底在演什么。
F5:F5 做创意,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知道很多公司的作品如果连着看,能看出来是同一家公司做的。但我们不愿意这样,因为是解决客户的问题,而不是要给我们自己去打造一个标志性的东西。我们更期待,大家看不出,或者是想象不到,这个作品出自我们。
欧洲篇主要是针对意大利和西班牙市场,这两个国家本身文化、艺术的底蕴就比较强。我们在创意的时候,也希望能够与当地的文化背景相结合。
当我们提出说用古代的 IP 来创意故事,客户蛮惊喜,也蛮喜欢,他们对创新的包容度是如此之高。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双方就达成了共识,是要让品牌出名,具体的创意手段就更加不要被某种模式去绑住。我们在美国可以拍歌舞片、玄幻片,到了欧洲就可以拍古装戏。不一定就非得用今天的生活来呈现。
《Sad Monalisa》中出现了达芬奇和蒙娜丽莎的经典 IP 组合
其实最早的脚本不是复古。前面大家都谈了好几轮,一直没能达成共识。后来我们就说,倒不如来个更加天马行空的吧,达芬奇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其实我们是赚了便宜的。因为借助了 IP,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事半功倍。
这也是一种比较省力的办法,便于大家去理解这支片子。为什么会选达芬奇?因为他最著名,是最聪明的画家、发明家、战略家。蒙娜丽莎,你也知道了,就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把这两个大 IP 结合在一起,做好了,不单只对当地市场,对全球市场都可以用。
F5:我们自己很清楚,欧洲幽默其实更偏黑色幽默:不用特别夸张,但能够让人会心一笑的那种。欧式幽默和美式幽默是很不一样的:美国那种有讲粗口的,什么都来,还有很多限制级的搞笑片。金凯瑞的电影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后来周星驰就学到了,超级的无厘头。因为美国毕竟不像欧洲有那么深的文化积淀,所以不需要有太多包袱或负担。
欧洲自诩为人类文明的高地,所以他在搞笑的同时,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端正。比如英国的憨豆先生,他会弄笑你的,都是靠一些细节动作,或者微表情。所以在处理脚本的时候,我们肯定不会用泰国那种大咧咧的方式去处理,外国人看了未必会喜欢这个品牌。
欧洲篇的导演,非常善于捕捉演员的细微表情,这也是我们选他的原因。不同人的不同反应,有的很无奈,很沮丧,很失望,这些都是靠微表情去捕捉和呈现,而不是说很夸张。这也符合当地人的偏好,会觉得这个品牌更高级,有点端着的感觉。
透过人物的微表情,传递幽默感
包括广告中画失败了的前三幅画,我们最早提出的要求是,蒙娜丽莎的表情要很夸张,甚至有点卡通的那种。后来意大利人就没给我们做得这么卡通,虽然说皱眉、歪嘴,但表情依旧很真实。他们说自己只能做到这么夸张了,不然在当地人看来就太过了。
片中画失败了的蒙娜丽莎像
从找到当地这家制作公司合作伊始,我们就达成了共识,就是虽然说是以戏说的方式处理故事,但在细节还原上还是要尽量求真,包括一些服装道具。都是为了降低大家的理解门槛。
F5:以前有个人跟我讲过一句话蛮厉害,他说语言是沟通的障碍。就像老外听相声一样,就算把它翻译成英文,TA 也可能会听不懂。再比如我们听美国的一些脱口秀,当地人嘻嘻哈哈很开心,但是我们笑不起来,因为你没有文化背景,那些梗你可能并不了解,所以会不觉得好笑。在广告创意里,其实也一样。
短短一分钟,我们要去打动人,消费者不会再看第二遍,就必须在一次性的时间内,把故事都交代清楚。所以我们更多用的,是视觉语言,是 show,而不是 tell,是展示而不是讲述,让观众看到故事的精彩。其实这种做法也不止我们在用,苹果就用得非常多。它的很多片子都是针对全球市场的,便于所有人理解背后想传达的一个信息。
像 Bleezeless这种产品,不会说只针对某一个市场,全球范围内都有销售。我们做的时候,当然会偏重某些市场,但这个物料可能会被用到其他地方去,比如中东、拉美、东南亚,都有可能。在做创作的时候,我们需要这个作品是可以 cross culture 的,就是穿越文化的壁垒。不能说我在这个国家有很多本土的文化洞察,然后当地人看完后很嗨很开心,但放到另一个国家,大家会完全看不懂。
如果真这样,那我们的投入与产出比就很低了。媒介的预算投进去,发现有些国家不 work,这是不可以的。所以说,我们希望这个片子能够在更多的地区得到认同,这里面就会涉及到一个普世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不能过度沉迷于某一个国家的某种文化,必须让更多人可以看懂,这是一个最起码的要求。
他们(海外制作团)给到我最重要的一个观感,就是真正的 professional 专业。
今年 2 月,带着精心打磨好的脚本,F5 踏出国门进行海外跟拍,与新冠疫情有惊无险地打了个照面:赶在国内尚未封关,他们飞赴意大利,赶在意大利疫情爆发之前,完成拍摄任务,平安返家。
在意大利,当地制作团给了 F5 很多关键的脚本修改建议,让整个故事更具张力,也更符合历史实情。在紧密的日夜合作中,F5也认识到西方人独有的行事风格,以及思考模式。
F5:前期做了蛮长,从去年 8 月份就开始,在脚本的创意策划这一块,一直做到了 12 月,打磨得很细。12 月脚本定下来后,就开始找制作公司。当时是定下来今年 3 月中旬发布,所以我们也是冲着这个节点去做。
相对于我们平时做的一些国内项目来说,时间已经很充足了,国内项目也就十来天。但跨国寻找制作团队确实没那么容易,我们要去全世界范围内,找符合预算又有档期的,作品我们又要满意的。这里会涉及到一个蛮艰苦的寻找过程。
两个项目基本是同时进行,团队人员有交叉,但到后期基本是同一批人在做。
F5 在北美拍摄现场
F5:这个对我们来说反而不难,因为我们平时本来就世界各地到处跑,而且团队成员又都能说英文。比如对顾盼来说,她回到米兰,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样。
海外这块其实是蛮成熟的,很多时候大家就是奔着一起去把事情做好。而且西方人的敬业精神很高,跟对方交代好了,基本上做出来的东西都会让你满意,甚至是有惊喜。
F5:他们给到我最重要的一个观感,就是真正的 professional 专业。TA 不是为了某个客户工作,TA 是为了 TA的 专业。要对得住自己的职业,所以每个人做事情都非常极致。
我举个例子:欧洲版里有一帧,达芬奇摊开一个图纸。图纸是当地工艺师,完全按照达芬奇的手稿一点点做出来的。因为达芬奇本人是左手写字,所以上面的文字都是镜像的。
《Sad Monalisa》中出现的达芬奇手绘设计稿
另外他们特别的纯粹,所谓西方的 single-minded,会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讲好。可能我们国内就是一条片要加四、五个点,但在海外基本上就是一个点、一个点打透。
还有就是他们虽然职位不同,但大家都非常平等。在国内拍片的话,我们跟客户可能会得到一些特殊的照顾,比如吃的东西相对高档一些。但在国外,就算是大牌导演、大牌模特,你跟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吃的东西是一样的,而且都在一个桌子上吃饭。演蒙娜丽莎的演员,是当地有些名气的模特了,她和我们吃在一起的,没有什么特殊照顾。
顾盼和《Sad Monalisa》中达芬奇的扮演者
F5:达芬奇这里面,原本是没有配丈夫这个角色的。后来导演觉得可以加一下,提高故事张力。丈夫可能比较暴躁,然后前面几位画师表现不好,他的反应就很激烈,比较生气,这样的话气氛一下就火起来了,因为有冲突。
《Sad Monalisa》中丈夫的角色,是当地导演建议增添
如果少了丈夫这个角色,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平淡。所以我觉得他这个加得特别好。而且这也跟历史更加符合:确实是蒙娜丽莎的老公委托达芬奇来画画的。当地人对文化这一块的了解,毕竟要更加透彻一些。
F5:这次遇上了黑天鹅。只能说我们真的很幸运,在这边还能出国的时候去了意大利,然后赶在意大利疫情爆发之前回了国。刚到那边的时候,我们还会担心他们会不会躲着我们中国来的,但是还好,拍摄都还挺顺利的。
我们离开之后,没想到意大利的疫情也开始了。所以在后期上遇到了一些麻烦,因为他们也不能出去工作。这个片子本来要赶一个3月份的展会,展会因此也延期了,片子也推迟了一些时间出街。
F5:主要是投放到 facebook、Instagram 等一些社交媒体平台。因为效果不错,除了北美和欧洲,也会在东南亚这一块投放:最近我们也接到品牌方的消息,希望把这个片子运用到其他市场,正在后期配音。
Midea U 现在的销量还是蛮厉害的。包括这支广告片的导演也把它分享到了自己的社媒上,后来他住在纽约的朋友看到后,就立刻下单了空调。我们的一些客户,有亲戚是在墨西哥,看到广告后,也觉得非常有趣。
属于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时代,现在已经到来了。
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转变,中国品牌在出海过程中,也必然经历更大的挑战。范耀威十分清楚当下的困难,但他同时也看见了机遇的存在:说到底,中国品牌出海最重要的是把产品做好、做硬。再想办法通过一些更有创意、更节省成本的方式,在海外市场保持品牌的发声。
因此就代理商而言,如何帮助自己国家,把更多的好货卖到世界各地,是中国广告人、营销人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F5:Midea U 的话,目前来说只有美的空调推出了这种产品,在美国也是首款注册的。我觉得中国品牌真的很厉害,过去靠便宜低价,然后质量还不错去打市场。现在是真的靠创新设计。
排名的话,因为不同产品的名次也会不一样,但据我们了解应该是在前列。坦白讲,销售平台上,除了中国品牌外,还有全球市场,包括它当地的一些牌子。但放心,中国品牌在销售上一定不会比当地的差,不论是性价比还是创新能力,都摆在那边。
F5:前两年开始,F5 就为百度的无人车项目服务。百度每年都要去美国的拉斯维加斯科技大会(CES)做展出,我们就为品牌拍形象片、拍展示的视频,在大会上播放。
收获就是,更让我们看到了,其实中国人是可以做好全球市场的。过去很多老外跑来中国,帮那些外国品牌打进中国市场;现在中国人也可以带着中国品牌到海外市场去。
F5: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产品是永远服务当地的消费者,不管是产品属性,还是品牌形象,肯定要能够得到当地人的认同,这是任何营销的一个终极目标。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除非说我们特意要去强调产品有很强的中国元素,比如说用的是中国的陶瓷,或者是中国的某种设计风格,不然话,我们认为没有必要过分去强调它是哪个国家的品牌。其实像苹果手机,现在它也不会说过分强调美国身份。你看它拍周迅的《女儿》,聊的完全是中国人的故事。
像过去中国人在 90 年代,会觉得日本的东西,或者美国的东西很好。那时候我们看到的广告,比如法国娇兰,比如美国万宝路,大家都会很喜欢。那反过来,我相信如果有一天,当中国元素的产品被老外哄抢,就是我们国力非常强盛的时候。我也期待有这么一天。
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不会过分强调产品来自哪个国家,或者强调某个国家的元素。除非比方说它使用了中国的花纹设计,否则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个全球品牌,是属于全世界的。
F5:首先确实是经济衰退。在欧美现在你也看到了,现在疫情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很多企业还是停工,很多人员流动还是没有恢复正常。我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经济会比较困难。当大家都没钱了在购物上肯定就不会像过往那么豪气。另一个,确实疫情从政治层面给中国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块也有可能影响到中国品牌。
这种情况下,从品牌建设角度出发,我觉得还是要把产品做好。消费者总是喜欢用最少的钱去买最好的产品,这个毋庸置疑。说到底还是得把产品本身要做好、做硬,你就有可能在当地的竞争中取得好成绩。如果产品不好的话,广告做得越好,死得越快。
虽然大家都有蛮大的经济压力,但是有可能的话还是要继续去做品牌形象的建设:你不能完全没有声音,没有声音的话,你就会淡出消费者的视野。还是要让大家感知到你的存在,也许不会说像过去一样大手笔的花钱,可以采取一些更有创意的、成本没有那么高的做法,保持品牌的发声。
我们国家现在在整一个大的流行疫情中,率先恢复,国计民生现在又开始好转,获得了发展先机。从一个国家经济的长远未来看,国家真正富裕起来肯定要进行一些输出,产能的输出。所以如何帮助我们国家把更多的好货卖到世界各地,这也是我们广告人、营销人需要去思考的问题。真正厉害的国家,做的就是品牌的输出,比如日本,比如美国。我觉得属于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时代,现在已经到来了。
F5:如果说我们处于一个信息高度不对称的情况下,比如我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美国市场,我一无所知,那我只能更多去依赖母公司旗下的分支机构。但今天的好处是,这是一个扁平的时代,全球一体化的时代,除非工作量特别大、耗时特别长,否则依托 network 的必要性就没那么大。我在上海,也可以通过合作伙伴一起去把事情做成。
有不少国际 network 公司,在美国或者法国非常厉害,但到了中国就是不行。这说明,他们真正厉害的,是那帮人。Agency 其实就是一帮人,加上几部电脑,否则啥也没有。但如果没有很强的人,就不可能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独立公司的好处,无惧(fearless)。面对陌生的东西,我们不恐惧,去拥抱陌生,勇敢创造。我们内部有许多人,其实要更大胆、更勇敢。今天你做传播的话,如果没有大胆的做法,其实就相当于打水漂了。你做出的东西如果很中规中矩,就算在当地有 10 个 network,也会失去意义。
F5 团队工作照
F5:我觉得归根到底就是 4 个字,聪明能干。聪明这块我们真的是要求很高,为什么一定要聪明的人?因为今天的整个体系、整个行业运作的速度非常快。过去可能说客户可以给我们半个月去,现在就只剩下一个礼拜。如果这个礼拜没想好创意的话,或者是反复返工的话,其实这个项目我们就毁掉了。这就意味着什么?就是需要聪明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要适应这样一个时代的话,必须能够快速反应,快速想到点子,想到很多点子。TA 也要充满了热情,真正是喜欢这个行业。这个行业你也知道,经常会加班超时工作,出差,还有跟客户 fight。如果说不是特别热爱的话,会觉得挺难受的,因为每天都要解决各种问题,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
然后 TA 应该有国际视野,要放眼世界,而不是把中国本地市场做好就好了。如果这样的话,还是走不远。我有一年去阿姆斯特丹,它是对全球来说非常重要的一个创意重镇,创新能力是非常强,就这么小的一个城市。 我问当地朋友,为什么这么小的城市这么牛?他说因为这就是一个文化熔炉,来自各地的人都在那边去发挥创造力。阿姆斯特丹本地人比较少,但很多都是世界各地的人在那边,这就一定要有一个多元的文化格局,然后一定要去掌握全球的动向,不能说只看中国市场这一块。
还有另外一块就是科技思维。因为技术创新是未来整个国家发展很重要的一个趋势。
范耀威与 F5 青年骨干
招人的话,我们可能会更多的招应届毕业生。如果 TA 还没有受到其他影响,像白纸一样的话,我觉得我们可以去很好地培训 TA。确实我们这边有几个骨干,都是从实习生做起,或者说从刚毕业就开始做,他们都变成我们的中坚力量。
F5目前全员大概 21 人左右,工程师有 7 到 8 位,比较精。目前是以小团队作战为主,我们不会放太多人到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都是可以顶两人到三人,真正足够聪明的话,人数是不需要太多的,3 人到 4 人就足够了。一个项目如果十几位,甚至二十几位进来的话,最后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很糟糕的。不是还有个「披萨原则」:美国那边的科技公司,说团队一个披萨就可以喂饱。
F5人员流动比较少,基本上没有太多的人员流动,但我们也会有淘汰机制,每年都会有 1/10 左右的人要离开。我们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发挥出TA的最好。 当然,一旦能够招进来的话,我们会给 TA 最好的待遇。
去年的新人,我们就送他们去戛纳,然后再去冰岛团建。真正优秀的人,我们一定会对 TA 非常好。但是标准也摆在那边,做不好我们也帮不到 TA,因为外边还有很多想要做好的人在敲门。
F5 团队在戛纳(上)和冰岛(下)
如果我们还是抱着 10 年前、20 年前的创新思维的话,我们在客户面前就会一文不值: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找你,他自己的理念比你先进。
在 F5 的官网上,他们这样介绍自己:创立于 2016 年,以技术思维与国际视野著称,是国内罕见的主打「创意+技术」的创意机构。
在美的出海项目中,他们用大数据精准捕捉西方人的广告品味。在此之前,F5 也曾通过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技术手段,服务支付宝、天猫、百度在内的多家国内知名品牌,为消费者打造最意想不到的线上、线下体验。
本次访谈的最后,我们也与 F5 聊了聊,大数据时代下,究竟该如何做好创意。
F5:我打个比方:好莱坞电影要投放一些花絮对吧?其实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看到的 trailer 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的喜好,就算是同一部电影的花絮,它也能剪出恐怖片、爱情片、奇幻片等各种不同的内容。
过去我们说是一样东西打天下,这一个东西我希望所有人都喜欢。但在今天,这是不可能的。今天人的喜好是高度碎片化的,但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每一个具体的喜好是什么,我就给你看你喜欢的东西,满足你的需求。天猫、淘宝就是非常成功地使用了大数据,千人千面,亿人亿面。大数据可以帮助创意,但不是说它来解决创意:它可以给到我们很多的参考价值。
「赏个脸呗」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判断用户与哪个国家的货币人物最相似
另一个就是技术思维:坦白讲很多广告我们用的都是常规做法,属于内容营销。但你知道,现在内容营销面临着巨大挑战。我自己也写公众号,现在的阅读量比两、三年前差很远,因为内容爆炸。微信现在又推出了视频,把一部分人分流过去了,还有包括抖音、快手这些。但消费者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么多平台究竟能得到多少用户呢?挺可怕的是我们现在拍了一支广告,竞争对手根本就不是另一个品牌的广告片,而是视频、影片、综艺、剧集或者是像荒野乱斗这样的游戏。
与此同时,体验营销正在兴起,就是让消费者去直观感受,比如迪士尼,再比如很多商场为了招徕顾客,设计了很多现场的装置艺术,包括线上互动等等。而这些体验营销的背后,都需要靠技术来支持。
「遇见未来的北鼻」利用人脸融合技术,采集顾客脸部信息,即可生成两人小北鼻的合成照。
在 F5,我们非常看重技术这一块。为了把创意与技术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我们的技术人员和创意人是坐在一起办公的。
F5:其实这是一个很严峻的时代。未来几年如果说做广告,不去拥抱技术、拥抱大数据的话,TA 绝对会被淘汰掉,这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了。你看我们所有的客户都在拥抱电商、拥抱大数据。5G时代,现在很多公司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大数据、利用技术来提升他们品牌,要提升他们的销售,我们的客户都在行动了。很多客户的数据化、技术化程度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快、要高,而且中国的企业家就真的很厉害,说做就做,说动就动。
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如果我们还是抱着 10 年前、20 年前的创新思维的话,我们在客户面前就会一文不值: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找你,他自己的理念比你先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为什么甲方不尊重乙方,其实反过来问就是,人家凭什么尊重你,对吧?如果你的意识还不如我,你的能力也有限的话,我为何要尊重你?尊重必然是自己去挣到的,就是 earn the respect.
我们说希望甲方尊重我们,就一定要跟客户形成一种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我们永远要知道TA不懂的,我们能做的东西 TA 做不出来,他才会愿意掏钱给乙方。这其实是一个很基本的生存哲学,就好像我们去找医生一样。
但这并不是说我去看行业报道,去学编程就够了,不是的。不只需要在公司里有懂这方面的人,你还得需要跟 TA 坐在一起,共同做事。不是说外包给某一个公司就可以了,不行,它必须变成公司整体的一部分。所有人的意识都要转变,你得雇佣大量愿意去拥抱技术思维,并且了解这些技术的人才。
F5:谷歌有一个部门叫谷歌 X,是它最神秘的部门,据说是专门研发一些改变人类命运的东西,比如搭个电梯到太空上去。这个部分放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包括工程师,还有研究哲学的,写诗的,以及退役军人。
就F5 而言,我们肯定不会让文案同学去编 Python,这是不对的。但 TA 可以去了解这些新技术,可以不用钻到里面去,但 TA 要知道技术能用来做什么。虽然没吃过猪肉,但你得见过猪跑。毕竟程序员虽然知道具体该怎么执行,但 TA 可能并不清楚这个能用在什么地方。开脑洞,以及将技术运用到天马行空上,这些都需要懂创意的人来做。
创意与技术的融合,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有高溢价。现在拍一条片子,满上海都是制作公司,这个已经没有稀缺性了。唯有更稀缺,才更有价值。
F5目前的技术负责人,以前是 IBM 的工程师,之前也是饿了么的技术大牛。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包括前端、后端、产品经理,以及界面设计师,整套开发的人我们都有。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能给支付宝去开发一些小程序,以及为天猫开发一些体验性的东西,包括前段时间用人工智能给百度做的野生动物项目。
「野生动物映像馆」 项目中,用户可携手 AI,为即将逝去的野生动物作画
其实不光是创意行业,技术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存在的。那天我在超市买东西,现在已经不用去柜台买单了,直接对着机器扫一下脸就行。柜台老哥看着有点惆怅,可能用不了多久,TA 也不用站在那里了。
F5:其实这些都是为创意服务的。我们觉得现在人工智能还没有办法很好地去讲述一个故事,或者说时间还没到。如果再过 20 年,也许有这种可能。迄今为止,只有人才能够通过创意思维,去做一些很好的 storytelling 的事情。
目前阶段,大数据更多是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一定辅助,让我们能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更精准地打动人。因为我们讲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动人,改变人的心智。
人工智能会逼得人类做越来越尖端的工作,尤其是用右脑思维的工作。像类似会计之类的工种,在未来很可能被机器取代。但创造力、想象力,这种把不相干的东西连接起来的能力,以及需要运用到情商、同理心、人性关怀的这些能力,最终还是需要人去实践。
作为一家本土独立创意机构,在强手如云的比稿中胜出,赢得美的出海项目,F5是不折不扣的实力派。但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的审慎和危机意识:
为确保「弹无虚发」,他们透过大数据,精准掌握目标受众的审美品位;为了让作品更能打动人,他们派上了最精湛的国际化部队,倾尽所能与西方人的内心靠近一点,再靠近一点。
F5 的成功经验,也为本土创意机构的同仁们带来了灵感与启发。正如范耀威所言,Agency 最核心的武器是人,而当下高速发展的营销行业,比拼的是人的创造力,也是人的勇气。
出征海外的中国品牌,当下正在寻找各种方案,将好货卖到世界各地。本土创意机构也应该有这份胆魄与担当,去协助他们,攻下远方的城池。
两个小时的访谈结束,带着三万字的采访素材,我们离开 F5 驻地。夕阳余晖下, 周五傍晚的新天地呈现出撩人姿态。两位主将则转身继续回到工作室,迎接属于他们的下一次挑战。(完)
采访合影:(左起)范耀威、Choco、顾盼、Yi L.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Yi L. 来源/数英网
原文: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11632.html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196.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