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热搜上的90后梗王,没人敢跟他争第一

2020-08-06 17:07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要问当今的90后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一半的人都会振臂高呼:


早日退休
最好30岁就能实现退休睡大觉的美好生活。

可有位真·90后,不仅不想退休,还觉得在有限时间里能做的事情太少了。
他就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今年7月份,腾讯推出了《时代我》系列纪录片,里面的第一集就讲述了袁隆平的日常——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那会时局动荡、百姓流离失所,日子苦不堪言。
为了生计,袁隆平的家人带着他四处辗转,湖南、江西、天津…都待过。

尽管大环境不算好,可袁隆平的基础教育丝毫没耽误。
特别难得的是,她的母亲经常用中英文与他对话,这也就是为何90岁的袁老口语很流利的原因。

不仅语言没落下,他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在母亲的培养下逐渐形成。
多年后当他遇到技术难题时,本着坚决攻克不放弃的信念,拯救了上亿人吃饭的问题。
01
命运有时真的很神奇
误打误撞充满奇迹
你知道吗?袁隆平最初的志向并不是农业。
而是体育
当年在游泳队,袁隆平得过好几次冠军,要是能在运动会上获得前三名,就有入选国家队的希望。

他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名专业的运动员。
可惜结果出来,他得了第四,与梦想一步之遥。
不过国家队没去成,空军选拔却选上了这位体能达标的年轻人。
袁隆平很高兴,在参加完建军节的晚会后准备到空军学校正式受训,而且那会又是抗美援朝时期,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觉得很荣幸。

命运在这时又发生了变化,国家考虑到当时的大学生资源稀缺,不能就让他们这么上战场了,应该发挥专业创造更大价值。

就这么,空军司令部将那批选出来的大学生退回了。
袁隆平的军人梦破碎。

即使两次都没有如愿,可报效祖国的方式有很多种,踏踏实实搞研究兴许更实际有效。

别看袁隆平是个文化人又是钻研科学的,但他一点都不死板。
相反还很幽默,就连老师对他的评价都是:有点散漫,爱好广泛不失浪漫。
农田、水稻框不住他的那颗向往自由的心。

平日里风趣,该严肃对待的时候,他一点都不马虎。
上世纪60年代,国家遭遇了三年自然灾害,饥荒席卷着全国。
袁隆平就曾看见饿死的人倒在田间地头,人们面黄肌瘦、浑身无力……
连吃饭这么简单的日常,都是种奢望。
生活在当下的我们,可能无法直观、切身感受“饿死人”是怎样的灾难。
袁隆平说“一粒粮食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他要让中国人吃饱饭。
1960年,袁隆平在试验田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并利用它展开研究,证明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

13年后,也就是1973年,他们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
那句让“中国人吃饱饭”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了现实。
不止中国人,他的培育,拯救了世界太多没饭吃的人。

直到今天,他都拍着胸脯说“中国人吃不上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被饥荒恐惧支配的日子,让他没有一刻松懈过,在如今看到自己的表情包频上热搜时,不忘认真地回一句“没饭吃,真的很难过。”

因为经常一本正经地可爱,上热搜对袁隆平来说成了“家常便饭”。

就连沦为猫奴,都被大家赞上了热搜榜,评论区惊呼“原来科学家也难敌猫咪的诱惑啊”。

02
90后的日常,real充实
导演组在到访袁隆平在湖南的家时,还采访了他的孙女们。
原来,在她们眼里一直认为爷爷是看天气预报的,因为他每天都会准时收看。
学好数学和英语是爷爷对她们的要求。

跟孙女逗乐算是袁隆平晚年的趣事之一。
还有几件趣事,让他的日常更为丰富。
每天起床,跟公园里的大爷很像,到院子里活动活动筋骨。

吃饭的时候会因为保姆没买对自己想要的豌豆而争辩一番,
袁:你那个是荷兰豆,不是豌豆,
保姆:就是豌豆,是豌豆,我特意买的。
袁:(叹气)哎呀你那个不是…
(跟搞农业的人争论豆子品种,保姆也是很倔强哈哈)

听完助理安排的当天通告,还会撒娇说一句“天天有人来……”。

可你要是心疼他让他休息休息,他就会反驳:
“干嘛退休,我又不是干不动。”

参加论坛的路上,司机搀扶他,他走两步后也会一把甩开说,自己能走。

好强、不服老也不服输,今年90岁的袁隆平可是身边人的大宝贝。
他在每天晚上8点,跟牌搭子有个雷打不动的约定,打麻将。
打麻将既娱乐,又动脑子防止迟钝,袁隆平享受其中。

像这样劳逸结合又充实的一天,是不是让很多作息混乱的90后感到羞愧。
当然,这是袁隆平作为普通人的一天,
他的另一个身份,让他还拥有着不同的日常。
在各大论坛和会议上作报告,出席各大活动以及学术研讨。

有时一讲就是30分钟,还有的好几个小时,袁老的身体有些招架不住。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出去休息一下吸吸氧,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行程,他总是会立马归队。

即便疲倦的有些力不从心,可听到要跟中学生合影作为教科书配图,他还是会强撑着完成。
在下一代的教育里,袁隆平一直很重视并言传身教。

(站的笔直哈哈哈)
偶尔还会充当人形立牌,跟毕业生拍拍毕业照。
没有情感的拍照机器

在这批学生看来,能跟袁隆平合影意味着荣誉,当然也在无形中激励他们好好为社会做出贡献。
很多已经在学术界小有名气的导师,在袁隆平面前都会乖巧地像个孩子,虚心请教自己研究中的问题。

即便在国泰民安的当下,他还在操心粮食安全。
从准时收看天气预报这个细节里就可窥探。
而且袁隆平一再强调,下一步发展需要重视三方面:
超高产、海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
高产、高产、更高产,成了他的口头禅。

在他看来,他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目前全世界仍旧有6亿多人处在饥饿状态里。
别人贪财,他贪的却是产量。

不管再大的荣誉受理,他都会在颁奖后返回家中,去田里看看自己的水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用在他身上,才是真正的恰如其分。
前段时间,钟南山为袁隆平颁发科研终身成就奖,
“医食无忧”组合完成了世纪大同台。

结束的时候,钟南山还不忘提醒他,保护身体要少抽点烟。
袁隆平身上对科研的较真与坚持,其他很多科学家也有。


像是中国高铁焊接技术奠基人潘际銮,92岁仍旧在演讲、分享焊接事业。
他带着西南联大人的精神气:“我不追求别的,钱也不追求,官也不当,就为国家奋斗。”
屠呦呦在拿到科研奖金时,没给自己留,全部投入研究。
93岁的林宗棠,一生都走在高科技前沿,却说自己是个外行,现在研究起了3D打印。
……


可能这群人的成就很多人都不关心,甚至压根不知道。
但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却关乎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他们把多数人的迷茫变成脚踏实地的钻研,就像叔本华说的一样:
“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想要和得到中间,永远有个做到。
这群人正在用自己的付出丈量想要与想做之间的距离。
风吹麦浪、稻香依旧,丰收的喜讯在无数个失败后到来……
他们的故事也在砥砺着你我,稳步前行。


本站文字和内容均为作者原创或翻译,新片场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101.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精致的整合视频制作公司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