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们走红之前,
多数中生代女演员曾面临“失业危机”
“还要介绍我是谁,那我这几十年白干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后,宁静的这番宣言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讨论度。不过,与宁静的霸气不相符的是,尽管出道后演了不少知名电影,但其上一部大银幕作品却还是3年前的《反转人生》,不免让观众大跌眼镜,中生代女演员真的到了“无戏可拍”的程度了吗?
据影视产业观察统计,《乘风破浪的姐姐》邀请的嘉宾中本职是演员的比例占到了近70%,在这其中年龄为35+的嘉宾超过半数。对于大部分观众而言,这些已经在影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女演员并不陌生,甚至对于她们此前主演的作品如数家珍,但正如网友所调侃的“偶像爱豆都去演戏了,女演员被迫只能再次‘出道’”,对于这些中生代女演员来讲,在男频内容受宠和偶像大行其道的双重压力下,能给予她们的机会终究有限,于是也造成了多数中生代女演员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况。
在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嘉宾为郑希怡,1982年出生的郑希怡,是娱乐圈公认的影视歌三栖女王,而其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曾涉猎影坛,2003年,郑希怡曾客串出演TVB偶像剧《当四叶草碰上脚尖时》,并在此后接连出演了《内有爱犬》《秀才爱上兵》等TVB剧集。此外,郑希怡还出演了《大追捕》《消失的子弹》等电影作品,并以妩媚动人的形象获得不少观众好评。只不过,郑希怡的影视生涯在2015年后突然放缓,巅峰期一年多达3部作品上映的郑希怡,从2015年至今平均每年仅有一部作品面世,而其出演的最近一部电影为2017年的《原谅他77次》。
在“姐姐”团体中,郑希怡并不是个例。作为节目中资历最老的嘉宾,伊能静在近年也鲜有影视作品产出。在1995年凭借侯孝贤作品《好男好女》出道后,伊能静曾多次与侯孝贤合作并在华语电影圈打响名声,2010年后伊能静开始进军内地,出演了《回马枪》《铜雀台》等电影。只不过,与出道早期与多次与大师导演合作的境况不同,伊能静在商业片里屡屡碰壁,一度淡出观众视野,在2015年以客串演员身份出演电影《情剑》后,伊能静已经5年未有新作面世。
根据国内业界对“35岁以上为中生代演员”的定义,影视产业观察统计了《乘风破浪的姐姐》中12位中生代女演员近几年的作品,发现其中多达10位嘉宾在近3年出演的大银幕作品少于3部,超过半数的嘉宾在近3年出演的电视剧数量小于3部。由此可见,仅以作品数量来衡量的话,在出演《乘风破浪的姐姐》前,节目中的多数中生代女演员的确都曾面临“失业危机”,尤其是对于宁静、钟丽缇、伊能静这些年龄迈入40+乃至50+的女演员来讲,她们在近3年中主演的影视剧数量均小于3部,出演《乘风破浪的姐姐》对于她们而言更像是一次“自救”,节目的走红或许也将有助于其重回大众视野,获得更多影视作品的邀约机会。
自降片酬、曲线自救,
国内中生代女演员的集体困境
女演员尤其是大龄女演员影视剧邀约少、作品类型狭窄在业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去年的FIRST影展闭幕式上,海清、姚晨、宋佳以及马伊琍等几位女演员曾代表广大女性从业者吐露心声,坦言“我们足够专业,我们首先完成导演定向,然后才是角色。我们一定会比胡歌便宜,也一样好用,希望大家给我更多机会!”
尽管看上去有些无奈,但上述这番言论的确代表了当下多数中生代女演员所面临的困境。对于大多数女演员来讲,她们在日新月异的影视圈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极为被动的,受市场、题材等因素的影响,而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拍片机会,女演员们也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有的甚至不惜自降片酬。
以近年频繁活跃在网剧市场的陈紫函为例,出道20余年的陈紫函曾因扮演《白蛇传》中的小青一角而走红,此后她还出演了《大汉天子》《活佛济公》等一系列知名作品,然而登上事业顶峰的陈紫函却因个人原因选择淡出演艺圈。显而易见,在竞争激烈的演艺圈中,陈紫函很快被其他年龄更小、长相更姣好的年轻演员所取代,此后,她不得不将重心转移到网剧上。在2016年的剧集《天天有喜之人间有爱》中,陈紫函与正处于事业鼎盛期的陈浩民搭档合作,最终通过自降片酬才获得了女二号的角色,此后陈紫函通过多次降低片酬获得了更多邀约机会,并一步步重回观众视野,而她也“无奈”地收获了“性价比演员”的称呼。
可以说,像陈紫函这样通过自降片酬获得出演机会的大龄女演员并不在少数,而对于其他一些渴望在影视作品中出演的女演员来讲,她们有的也会选择“曲线自救”,通过自己担当监制、制片人等角色参与电影制作,从而获得出演机会。比如在2019年的中小成本文艺片《送我上青云》中,主演姚晨就曾透露为了获得主演本片的机会,不得不亲自担当本片监制。此外,制片人兼演员梁静也曾坦言自己通过一边拉投资一边寻找出演机会:“女演员到了一定年龄,需要年轻导演来扶持”。
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中生代女演员来讲,之所以会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况,既与市场选择机制有关,也与作品类型导向息息相关。纵观近年来取得优异票房成绩的电影,几乎都是以男性视角展开,从《战狼2》到《红海行动》,再到《流浪地球》,无一不是以男性为主角展开叙事。而影视产业观察在进一步统计2017-2019年的年度票房TOP10影片后发现,其中没有一部是以女性为主演的。一方面在以科幻、动作类型为主导的商业片市场上,留给女演员的选择余地无疑十分有限,而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青春片、甜宠剧的走红,可供大龄女演员发挥的题材进一步受限,由此造成了姐姐们集体“消失”大银幕。
同样“人到中年”,
好莱坞女演员为何能够叱咤银幕
此前演员小陶虹曾将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拍的原因归论于“亚洲文化中女性多是少女形象”,尽管这一论调并非毫无根据,但却也过于武断片面,比如在邻国日本、韩国中,就不乏不少在银幕上叱咤风云的中生代女演员。而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很多处于40+、50+年龄阶段的女演员仍然能够获得大量的演出机会,而无论是在商业大片或是小众文艺片领域,好莱坞的中生代女演员都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支撑整个行业的重要力量。
通过统计历年的北美票房排行发现,尽管《速度与激情》《碟中谍》等传统男性题材电影仍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其中却也不乏《沉睡魔咒》《瞒天过海:美人计》《神奇女侠》这些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而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的当下,《黑寡妇》《花木兰》等由女演员担当主角的电影所收到的关注也最大;另一方面,在近年的奥斯卡提名名单上,女性题材电影也占据了半壁江山,以2020年的颁奖季为例,包括《小妇人》《爆炸新闻》《朱迪》在内均是聚焦女性角色的电影,且都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好莱坞女演员之所以人到中年还能够片约不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好莱坞所秉承的文化多样性。众所周知,“电影类型”(Film Genre)这一概念最初便是源自于好莱坞,而相比其他地区的电影,好莱坞类型电影对于角色的包容性也更大,好人、坏人、小偷乃至精神病人都可以是影片故事的主人公,对于角色年龄则更不设限,在一些受到大众肯定的主流电影中,如《金色池塘》《遗愿清单》《为黛西小姐开车》等均是为中年乃至老年演员量身打造,这也就代表了处于任何年龄阶段的女性演员均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此外,好莱坞之所以不敢“怠慢”中生代女演员,还与女演员们在业界持续的发声和行动有关。比如知名演员海伦·米伦就曾公开评论“《007》系列里邦德的女演员越来越年轻”,进而指责好莱坞对大龄女演员的歧视;而曾主演《红磨坊》《狗镇》等知名电影的好莱坞演员妮可·基德曼也曾坦言自己每年都必定要主演一部由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来推动女性电影从业者在业界的影响力。
结语
对于一些中生代女演员来讲,她们在行业内所受到的冷落从来有之,而此次《乘风破浪的姐姐》走红后,也让大众对女演员此前所面临的困境有了更多了解。相比其他年轻演员来讲,她们在经验和演技实力上反而有着更大的优势,而对于大部分中生代演员来讲,或许她们等待的只是一个合适的角色,当机会到来时,她们便能再次在大银幕上乘风破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迈克李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2UzGbfUC7OEASogkLM-NWg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7027.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