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享有权益
积分奖励计划
下载视频源片
工具免费体验
视频制作工具
视频工具
音频制作工具
音频工具
图片设计工具
图片工具
视频制作
其他
牛片APP
APP专属功能
邀请认证

你尚未认证为创作人或影视公司,认证即可享有: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2020-07-13 09:33 发布

幕后 | 行业资讯



飘最近的笑点,都被《猛男的你》承包。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四字和周冬雨的《少年的你》,即将在韩国上映。

原本众网友只是酸(人有院线电影看),

结果新海报一出,都险些笑岔了气——

陈念多了精致花瓣唇。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刘北山也“增肌”成了刘大山。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哈哈哈哈。

这一折腾,少年味儿是彻底没了。

不过引进片海报的套路,倒是滋味十足。

且中日韩“奇葩”的各有特色,比的就是谁更地铁老人看手机。

今天不如来具体盘盘,中日韩的外语电影海报,都偏爱啥味儿。


一、韩:“剧照裁缝”一统江山

不怪看过韩版海报的网友,都纷纷喊“有韩内味儿了”。

《少年的你》新海报,改动的细节,在表达电影故事方面,啥作用没有。

但却淋漓尽致展现了韩式审美——

除了上面说的粗胳膊、微笑唇,小北载陈念兜风这张,不仅提亮了画面色彩,还P掉了小北脸上的伤痕,和胳膊上的黑痣。

几步改动,患难青春秒变明亮纯爱。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另一张,经典的水族箱前看鱼场景。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原版海报里一虚一实的两人,面孔被P实,冷暗色调变暖。

画面传递的情感,就少了几分暗里保护的隐晦,多了温柔坚定的守护。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韩式海报,很喜欢裁剪剧照,截取人物特写。

放大、剪接后,进行调色修改,最后加上标志性的烫金字样,制成海报。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

“剧照裁缝”,由此而来。

电影《两天一夜》也是这个套路。

《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少年的你》怎么一到韩国就变《猛男的你》了?v

有的是抓人物,有的,则是更注重场景和情绪。

《纽约的一个雨天》韩版海报

是主角甜茶在雨天一个失措的眼神。

《归来》,是巩俐一个充满故事感的回眸。

题材对味了,效果能惊艳出圈。

今年4月重映的《霸王别姬》的几张新版海报。

集齐了剧照、怼脸特写、滤镜、烫金字体种种韩式元素。

但说到底,也是因为这份唯美感,和故事氛围、甚至角色程蝶衣的气质底色、情绪,有所契合。

但,一味乱用,成了套路。

难保不会成为大型翻车现场——

常常是被“浪漫爱情片”骗进电影院,看着看着发现是校园霸凌题材。


NAVER 韩网友评论《少年的你》

谁又能想到这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呢。

这就有点挂甜宠卖刀子之嫌了,是吧。


二、内地:霸屏的“土味腰封”

如果说韩国的“剧照裁缝”,是注重氛围。

内地海报设计,大概最爱的是宣传语……

《最好的我们》


咳,不是飘夸张。

内地的影视海报设计,两极划分,大概只有两类,套路内和套路外(约等于黄海)。

而套路之内又分两种——

一爱数人头。

二爱憋“金句”。

年初的引进片《小妇人》,一系列宣发操作,简直年度迷惑行为。

只听过最佳导演,没听过最佳女导演。

有“女司机”那味了。

角色海报更“精彩”——

从晋江走出的甜茶:一往情深、温柔贵公子 。

冰里冰气的梅姨:我就是豪门。

唱勇气赞歌的艾玛·沃特森。

女性“成功学”畅销书封面之佛罗伦斯·珀。

最好笑的是影片女主角。

本是作者的化身,真正把灵魂注入笔尖的人物,乔(罗南 饰),

宣传语用了前几年微博流行的金句:

自由的笔触,不羁的灵魂。


还不如就像其它版本,直接重点介绍演员成就,比较不赶客。

原版和香港版海报

奇葩海报不够,飘扫了一圈官微,还附带了土味宣传视频。

长辈表情包的特效——

“初雪与你,如约而至”。

也难怪近些年外语影片本土化宣发翻车,被骂得最狠的是《小妇人》。

内地在海报设计上,商业气息最浓——

始终坚定“履行”着海报最基础的功能,把观众拉进电影院,而电影的卖点,除了故事题材本身,就是花巨资请来的电影明星。

所以如今许多国产电影海报,与其说反映的是内地审美,不如说,切中的是更能刺激大众的卖点。

国内观众多注重演员?

从不分好烂片,都有一堆人头海报,可见一斑。

而“土味腰封”之所以成为引进片国内版海报固定套路,也是同个逻辑——刺激。

宣传语,本质是一种“价值观输出”,或者“情感刺激”。

比起非“熟脸”的国外明星,这种方式,也许更适合外语影片,吸眼球。

但,鲜少有使力得当的。

要么用力过猛如《小妇人》,要么抖歌词梗——

爱如潮水,将你我包围。

这难道还不扣钱吗?!

说真的,这样还不如堆人头。

巩俐和陈道明的存在感不够吗?

要什么旷世之恋?

说白了,总想着怎么下沉,把不是受众的主流群体骗进影院,却没考虑到,影片真正的受众,会不会先被这些“图文不符”吓跑了。


三、日本:花式“大头贴”

我们一度“错误”以为,日本电影海报是集清新文艺风或极简风大成,毕竟,本土电影的海报审美,都很符合这两点——

《四月物语》


《比海更深》

但这一万灵丹,到了引进片就“失效”。

对引进的海外电影海报,日本哗哗上手一通大改。什么极简风、小清新,通通都没有。相反,中二的“拼贴风”玩得飞起,画面满满当当

比如乱炖一锅的《头号玩家》

一张海报塞满了变形金刚、大猩猩、怪兽、自由女神……

不让任何一个角落空着。

简直是头号·奥特曼大战哥斯拉·玩家。

浪漫又忧伤的《爱乐之城》,

也逃不过拼贴风的魔爪。

放大的男女主接吻照,配上绚烂的烟火,又歌又舞的,

是马戏团海报吧?

灾难片也能套用这一套路。

《中国机长》一水大头贴,电闪雷鸣风起云涌,

配上金色醒目的“中国超级热门电影”。

一股中二的土味大赏气息。

“拼贴法”是要将所有资讯全塞进一张海报里,制造一种热血激情的画风。通常用在好莱坞大片、或是他国的商业片上。而文艺感更浓的电影,日本海报则爱用另一种改法,上下式切分法

《归来》的日本版海报,就是运用这样的套路。

两大主演对角相望,雪花滤镜,

是常见的日式清新风。

虽然用在这样一部题材沉重的电影上不太搭调,但起码不辣眼。

《南方车站的聚会》也是如此,

上图霓虹灯的暧昧,

和下图的干净阴郁形成对照,透着危险气息。

尽管对引进的外国电影海报,日本进行大刀阔斧的本土化改编。但不同电影类型,改编手法还是有不同的。

商业片的宣传,就用直接滥俗的方法,把电影票房、口碑,角色当成明晃晃的卖点,像极了商家小贩,招揽观众的吆喝,而对文艺电影,则更爱套用小清新。

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都逃不过“中二风”和“小清新”,也难怪日本网友吐槽,海外电影的海报,实在太土。


四、说回《少年的你》

那,说回《少年的你》。

为什么韩国海报修改后,会引发大范围的吐槽?

大家在意的,并不是海报能不能套用韩式审美。

而是,为了顾及审美,造成海报所传达的信息,和影片内容不符。以至于,看过电影的人会觉得,对作品是一种冒犯

这种对影片性质,或者是电影受众群体的错误判断,以至于采取有误导性的宣传手段,是一种宣发错位。

在国内,宣发错位闹出的笑话,也并不少见。

《罗马》作为一部去年获奖无数的电影,引进国内,票房却着实惨淡。就是宣发上的各种错位,背的锅。

光看海报,给人第一印象,是一部艺术电影。

可偏偏,宣发团队为它配套了一个接地气的“土味”营销。

这两段模仿九十年代怀旧金曲的影片素材,真是土到掉渣。

情节紧凑的艺术片,摇身变成镇上广场,花两块钱就能唱一首的打工之歌。


骚操作不止这一出。

宣发还用了“女神想看《罗马》我不了解”的梗,

试图引起男观众们的兴趣。

这么幼稚的伎俩,只有小学生才会买账吧?

艺术片+土味营销,不禁让人疑惑,宣传方究竟想吸引什么样的观众进场?

除了土味营销,用国内明星代言,也是常见的的宣传手段。用这方法,是想借助国内明星,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效果却往往一言难尽。

像《水形物语》这样,直接把明星夫妻以“推广大使”的名义,P到海报上。

整什么“中国区情侣推广大使”。

只能说,观众真不会冲着佟大为关悦的“绝美爱情”去吧……

典型的画蛇添足。

还有一种错位,是片方为迎合本土审美,打造的宣传。

《别告诉她》明明是一部讲文化碰撞、隐瞒奶奶病情的,

基调严肃悲伤的电影。

可海报里比出“嘘”手势的喜感老寿星,

和两侧飞扬的仙鹤,是怎么回事?

这种错位,其实也是一种水土不服。

宣发团队自以为了解当地观众审美和市场卖点,把所有外来影片,都用三把斧生搬硬套。

这种宣传上的懒惰,对一部电影的传播而言,是莫大的折损,不仅与真正的观众失之交臂,当宣传与影片内容不符,还会遭受口碑的反噬。

当然,飘并不是说,非得放弃本国的审美,也完全不能用金句营销,而是,营销内容要紧扣电影内容,才能真正引起观众的兴趣。

优秀的电影营销,是能平衡好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好的电影海报,既可以走大众路线——

像影片《何以为家》,就是“金句营销”的成功例子。

海报上的金句,“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既贴合了影片“原生家庭”的痛。

和这两个衣衫褴褛,孤苦伶仃的孩子,形成互文,还没看片,就足以让观众强烈共情。

《小偷家族》主打“温情”,也有效。

它虽有意避开了“艺术”“文艺”等宣传标签,但用“家庭”“爱”营造气氛,也算扣得紧。

海报上,一家六口相依相偎,就能体会到“只有爱”的脉脉温情。

也能秉持“精品路线”——

黄海的海报,就是走精品路线的典型。

他制作的《小偷家族》中国版海报,连日本网友也为之感动。

浮世绘画风的海报上,六口人手牵着手,投入海浪之中。

绿色的伞,既意味着人生海海,能寻一方遮蔽的,只有这无关血缘,却紧密相连的羁绊,也暗含了伞下的几口人,最终“散”了的结局。

优秀的电影海报,是能超越语言和审美的。

黄海的海报,没有金句,不见明星阵容,也无需票房数据,却能达到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绝佳平衡。

《千与千寻》重映海报,长大后的千寻摸着幼小瑟缩的千寻,告诉她别丢了自己。

《海上钢琴师》的海报,更是将1900的纯粹与决绝融入其中。

圆形舷窗,是他投向外面世界的目光,又像一轮明月,映照出窄窄的、灰暗难辨的纽约。

一顶飘扬的礼帽,是他抛出的,永不下船的决定。

海报的艺术性,并不一定只有晦涩难懂和降维直球,两种选择。

而是能让人直接感受到电影的美感。

用这样的海报当“名片”,观众怎会对电影不感兴趣?

在疫情的影响下,当进电影院成为遥遥无期的奢望,当曾经贴满海报的影院日渐萧索时。

我们都在怀念,花一两个小时,静静看一部电影的日子。

在那份怀念里,不单有承载人生悲喜的电影。

值得被记住的,还有这些精美海报背后的用心与妥帖,而因急功近利、马虎敷衍炮制而成的土味海报。

能充当饭后笑料,已经是一种抬举。

别再让土味营销毁了电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dike 来源/数英网

原文: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318226.html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6751.html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分享编剧、导演干货、行业热点。
推荐文章 更多+
拍片计算器-拍片估价

关注我们

牛片网微信公众号
牛片网官方QQ群
分享给其他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