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是想做MUSE那样的视觉系摇滚、略带英国北方佬痞子气的mv,奈何这次接手的是个k-pop。索性导演一直信得过我:你想拍什么风格的,都由着你。于是,就有了这个混搭风的mv。
DAY 1: 偷来的停车场
这次摄影组依旧是零预算。。。第一天的场地和器材可谓是偷来的。室外灯光课的老师是个硬核老大爷,开拍几周前就答应让我们在他下课后来拍mv,兴致勃勃地把上课的场地和器材都免费借给我们用,甚至连那辆从来舍不得让学生碰的suzuki都拉出来给我们当道具。
灯光图如上,但实际拍摄做了不少改动,背景从粉色墙换成了工业大楼,面光从一盏改成了两盏混色颜色的灯,还增加了喷烟和地面上的水。
拍摄前和老爷子请教过很多次,重点是舞台光(两个sourcefour)一下子把两侧主角的轮廓打出来。两台sourcefour都是出现在镜头里的,所以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炫光的问题,好在老尼康头的成像足够锐。除了老爷子的铃木,还拉来了一辆大黄蜂一辆道奇charger(感谢duo哥ga哥大力支持)。
最终效果图
拍这个镜头用了四五个烟饼,烘托氛围的同时,也打散了光线,让光更柔和。两侧的1k tungsten和1.2K镝灯分别打出不同的颜色。摩托车灯都加了色纸,保证颜色的对比度。
背景的烟雾、前景的水光反射,都能为画面增加纵深感。
临时客串C位的灯光大助dudu同志
我们一般不会只用一盏灯,但每场戏的照明都是从一盏灯开始构思的。戏剧的强大之处在于简洁性,从构思起,到亮起第一盏灯,再到决定是否添加其他的光源…… 摄影师作判断的过程非常微妙。多亮起一盏灯,场景的气氛也许就全毁了,关键 骤在于判断优劣的边界。作决定之前有时也会量光,但那些读数对于他来说没那么重要,眼力和对摄影技艺的理解才是他的法宝。
勇敢的心、细细的红线摄影师 约翰·陶尔
作为《细细的红线》的脑残粉,摄影师约翰陶尔的各种访谈都看过了,这句话对我影像很深。
第一个是客厅日景。通常,我们思考灯位图时从一盏灯开始,非要加灯不可的时候才会加一盏灯。
客厅日景。借鉴了维梅尔的绘画,日光透过两层silk(可以在家具用品店用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从窗户洒进来。用极柔的单一光源照亮场景。现场拍摄时考虑到背景颜色和女主服装有些接近,加了一盏kinflo勾边。
迷恋窗户和单光源创作的荷兰风俗画
这是同样场景不同时间的夜戏,但是这个场景偏魔幻色彩,会有很多可见光源,因为背景里的彩色台灯都会出现在镜头里。这些台灯都换上了filmtools买来的大功率灯泡,连上变压器dimmer,再加上不同颜色的色纸,即为画面提供了色彩对比度,也给整个场景增加了照明。
面光由一盏650w的书光booklight反在米菠萝、透过柔光纸打出来。书光就是一个将硬光源变得极柔极柔又很自然的过程。米菠萝可以用一个,这里用了两个对折起来,是防止炫光进到镜头里。
早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这是另一位女主早起梳妆的镜头,这个场景直接copy了上一个场景的布光思路,维梅尔似的窗户光。
不同角度的特写
临时客串光替的副导
在video village监屏的导演seaver和2nd副导laura
卧室日景
这是灯光师ocean建议下临时加入的一个镜头。由于时间有限,小生去布置下一个厨房场景了,这个场景由ocean同志设计并完成。
借鉴了时尚片的打光方式,主光透过裁剪好的pattern打进来,摄影机一侧摆设三个反光板,继续用书光打在女主脸上。
浴室夜景
如果不是这部片子的特殊视觉效果,我也不会让月光打进窗子里来。
《怪奇物语》摄影师Tim Ives
在好莱坞胶片时代,摄影师喜欢把蓝色月光打进屋子里照明,因为胶片对蓝色更敏感;但现在的夜戏里几乎看不到明显的蓝色光源了,一来是数字摄影对低照度的宽容度提升了。二来,如果你在晚上仔细观察月光,你会发现在同时有实景照明的时候,月光的颜色几乎是不可见的。因此现代摄影很少会有月光作为主光的。
这个镜头的视觉参考来自一部美剧的镜头,但我实在想不起来是哪部剧了。。。貌似是一部惊悚片,怪异的月光打在窗子上,配以紫色的背景灯以及屋顶的柔光。现代的摄影师不会把月光打得那么硬的,如果不是追求些色彩,我也不会这么做。
厨房夜景与浴室夜景
这几个set全是带些魔幻色彩的夜间场景。Skypanel s60的混合灯模式,再加上环境里的变色灯。
镜头是掌机同志自带的一套rehousing的苏联老镜头,光圈开到T2.0的时候,出现在镜头里的bokeh还是很有特点的。
大助kz, 二助oli,灯光大助dudu,掌机康斯坦丁同志,小生,以及被我挡在身后的灯光师ocean
摄影机上插满了线,至少要接跟焦器,上一个5寸监视器给大助看,一个7寸监视器给推轨道车的grip看,还要连无线图传发给导演和摄影指导的video village。
、
DAY 3: 海岛上的一日
外景的舞蹈戏在一个人工海岛上拍摄完成。外景拍摄永远比室内拍摄难的,尤其是旧金山的春天。。。不,旧金山是没有春天的,四月狂风大作、阴晴不定。全天都在遮光、柔光、等云来的过程中渡过。
主机位还是固定机位的全景,小机器上如影捕捉B ROLL
摄影组在“等云来”
90年代的吉普,80年代的大衣,60年代的镜头,掌机去哪个片场都是辨识度极高的主角。
与现代都市格格不入的康斯坦丁同志
风中萧瑟的灯光助理
杀青留影!
三天的拍摄就顺利杀青,能以极地的预算,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拍摄,是全组员工的辛苦付出!
下周会和大家分享下一个牧师故事的创作过程
我在知乎上叫 伍德卡特,一名专注电影创作和艺术留学的电影摄影狗,泰伦斯·马利克和阿尔芒多的脑残粉。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6634.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