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学”与“日常”
阅读一部文学作品的同时也是在阅读一个人。每位读者都有自己钟爱的作家,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很幸运能和喜欢的作家交朋友,不能和村上春树一起跑步,也不能做爱伦坡肩膀上的猫,所幸这个时代除了以往传统的作家传记、信札,还有着更丰富的走近他们的方式。这些作家有些藏身深山老林,有些一直在各种文学及改编作品的背后隐匿着身形,有些在谈话类节目中笑谈世事沉浮,有些针锋相对唇枪舌剑,读者除了围观,还可以在各种媒介平台上搜索了解他们的动态,随时发表对他们作品的评论和评分。现在,随着由海峡卫视、优酷联合出品的纪录片《文学的日常》的开播,又增添了一种打开文学的方式,从作家的日常走进他们的创作,纪录片的真实性与小说的虚构性左冲右突,一场朋友间的聊天和散步便如细金游丝一般衔接两者,此后,小说文本的“再读(再现)”和“重读(重现)”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在此之前,打开一本小说可能是打开一个作家的最正确方式,看完《文学的日常》之后,我可能对此观点不再深信不疑。每个人都需要在一个特定的场景里,才能更准确地被认知,“场”,可以是小说营造的世界,也可以是真实的生活日常。《文学的日常》就营造了一个文学与日常交汇复杂的影像之场,又像是一场极其普通的、私人化的、有烟火气的、更贴近真实状态的朋友聚会,一个假期,一场闲聊,一顿火锅,一次郊游……观看之间,偶尔会回到曾经看家庭录影带的体验,时空是自然流淌着的,有那种“岁月不回头”的纯粹和些许复古怀旧的意味。
从《文学的日常》中打开一位作家和他的小说,是从交朋友这个维度切入的,每一个对谈都可以发生在友情的不同阶段,初识或是深交。然朋友之间,只有真不真诚,舒不舒服,喜不喜欢,并没有太多世俗意义上的高低好坏。
从作家的日常走进文学
在港岛街道自在穿梭的香港市民马家辉,着黑衫戴墨镜,在他的“领地”里面,他的任何语言、动作、神态、气质都是适宜的,随口谈起《英雄本色》、《无间道》,香港人独有的江湖气息和草根精神扑面而来,刚出炉的菠萝包和蛋挞,猪笼城寨的牛肉打边炉,无时无刻不在拨弄着看客的味蕾,“食饭最重要,其他讲乜都多鸠余。”(《龙头凤尾》第134页,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最终还是那句——做人,最要紧系开心,窃以为这里的“马爷”比其它场合中的他更加亲切可爱。
纪录片《文学的日常》“马家辉篇”选取的文学文本是他在2016年发表的小说《龙头凤尾》,《龙头凤尾》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座城的历史侧影。马家辉与台湾古典音乐评论家焦元溥约在文武庙见面,这里是香港开埠的起点亦即是香港历史的起点。在不到一个小时时长的纪录片里,他们去到马家辉出生长大的地方,湾仔公共篮球运动场,又去探访逼仄的艺术书店,交换彼此文人的理想,在一家老字号餐厅里食嘢带出了从事报业的家族历史和中年马家辉老练的“人即江湖”,而马导游带去的最后一个“景点”是教会墓园,“今夕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至此方才明白,这记录下来的短短两天一夜的经历分明是一位香港作家生命体中最重要的那些组成部分,是一个人从出生到终点的旅程。相信与这段短暂的旅程产生关联的所有人,都是坦荡的,开怀的,完全可以接受“冲突”与“异质”的发生。就好像是香港六月炙热的暑气里,挽起袖脖戴着墨镜的香港江湖作家与即便汗湿了后背也一粒扣子都不能松懈的台湾古典音乐评论家,看似难以调和的随性与拘谨,在火锅的助攻下,作家最终松绑了音乐家的扣子,此时的我们作为坐在看台上的参与者无不是会心一笑,将之视为一个幽默诙谐的注脚,也许正是因为观众认识了这样一位焦元浦,才会留心刻意地觉察到《文学的日常》“马家辉篇”片中的音乐配乐既古典又有品位。
小说中的描写、作家的生活日常与我们阅读的体验互相交叠,像烈日阳光穿过高高低低的层层树叶投洒在篮球场地面上的斑驳光影,在纪录片的声画构建之中,小说的记忆,作家的记忆和阅读/观看产生的记忆构成了一种复杂、立体、多维度的经验感受,时间和空间都仿佛有了刻度,我们能感觉到有光有影还有风,这或许便是文学照亮的日常,十分饱满,波光粼粼。
文学与日常的影像奏鸣
《文学的日常》是一档展现当代作家精神风貌的纪录片,也是文学与日常的影像奏鸣曲。借由一位朋友拜访作家的形式,通过作家与朋友两天的对谈、走访、体验、观察,体现作家对时代及生活的认知与解读。马家辉与焦元溥,马原与吴啸海,阿来与谢有顺,麦家与史航,小白与高翊峰,五位作家与朋友间的对话涉及生死观、世道人心、故乡、青春叛逆等当下热点话题,问诊时代,以思想反刍生活,用文学照亮日常。
马原说,作家是模仿神的职业,其实导演也是。我们已然生活在一个影像时代,视频越来越短,越短越容易流行,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专注,这似乎带给我们很多错觉,可以不需要主动,可以回避深刻,各类屏幕主宰了我们生活的日常,而大众影像世界与个体真实生活的割裂感每一天都在加深。小说家、画家、音乐家、电影编剧都需要灵光闪现的一刻,抓住这一刻,作品便有了灵魂和神采,纪录片也是如此。《文学的日常》中有一处“设计”是编导摆脱庸常的法宝,小说原著的作者摘选文中的段落在小说故事发生地进行诵读,作者原声配上作者所写,文字内容与画面协奏……发酵出一种超乎寻常恍若隔世的化学反应,那一刻观众/读者的精神和意识会在作者的讲述中过于真实的游荡在各个感官之间,在现实存在的空间里体验了一把小说的“现场感”,当我们已经分不清到底是纸质的书本,还是小说中的故事,故事中的人,场景之中的场景,场景中的人,当文学与日常互相照亮,任何的阐释似乎都是多余的。这种设计被编导细心安排在片中每每需要转场的地方,正如同是文学写作写到某个特定的位置,换了口气,完成了一次姿态优雅的跨行,正是这样的穿越与跨越,触发了《文学的日常》影像奏鸣的高光时刻,一曲交响在引吭,文学从来没有死去,日常也从来不是注定平庸。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谈谈 来源/影视产业观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O5mJaZMThk-FKQVNEYdQvA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6258.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