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春节档的2020,一个没有卷福的新年,宅在家里看片的慵懒日子里,让我们回顾主流美剧《基本演绎法》陪伴剧迷走过的七年光景。
2019年,由约翰尼·李·米勒和刘玉玲主演的经典美剧《基本演绎法》第七季宣布完结了,终章赢得了豆瓣过9分的高分。
《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出品,根据柯南道尔、风靡全球的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改编,将故事的发生地从19世纪的英国伦敦搬到了21世纪繁华喧嚣的美国纽约。
故事里的福尔摩斯曾是苏格兰场(伦敦警察厅)的顾问,因戒毒问题邂逅了父亲为其安排的康戒陪护华裔女医生——琼·华生,并成为了纽约11分局的刑事案件顾问。福尔摩斯凭借其超凡的侦探才能,令华生刮目相看,两人最终成为侦探路上最亲密的合作伙伴。
基本演绎法是剧中福尔摩斯惯用的推理手法。基本演绎法,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经由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该问题的假说,再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最终通过实验检验其演绎推理的结论。它是现代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
剧中,福尔摩斯醉心于各种奇奇怪怪的实验,不仅是他怪异孤僻的性格体现,还是基本演绎法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对于他推演过程的生动再现。在《基本演绎法》斩获艾美奖最佳片头设计的招牌片头里,我们看到的实验装置灵动运转的画面,其实是对于基本演绎法实验部分的一种视觉呈现,也出于导演的意象表达。
主流美剧《基本演绎法》作为近几年福尔摩斯系列小说成功改编的案例,无疑是大胆和创新的。它颠覆了小说中福尔摩斯的传统形象,却成功保留了人物性格和天赋能力的内核。特别是对于女华生医生的设定,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也塑造了一对成功的人物CP,既有性格冲突,又有能力互补。
在最终季的《基本演绎法》里,故事重回到了英国伦敦贝克街221B号。开场,夏洛克和罪犯对峙,罪犯将赃物波吉亚的黑珍珠藏匿在六座陶瓷半身像的情节,改编自小说《六尊拿破仑塑像》的故事。“夏洛克故意制造一场关于自己的谋杀案,迫使警方展开调查并将最终季大BOSS——IT大佬奥丁绳之于法”的桥段,致敬了小说里福尔摩斯的假死情节。这都是古为今用的故事片段。
最终季里,情感纠葛七年、暧昧不清的“福华CP”,终于迎来了成长情节,双双说出了“我们是彼此爱着的两个人”的告白,这份爱是亲人之爱,还是情人之爱,也留给了观众最后的遐想空间。
从《基本演绎法》看侦探剧的写作艺术
剧中夏洛克曾说道,“侦探最重要的艺术体现在从众多线索中区别出哪些是巧合哪些是关键点。”这句话引用自小说主人公福尔摩斯的口头禅。
我们知道,犯罪片的次类型是依据叙事视角来区分的,也就是依据“我们从谁的观点来看待这一犯罪行为”来区分的,例如复仇情节是通过受害人的观点叙事,法庭片是通过律师的观点叙事等等。
《基本演绎法》是一部规整的侦探职业剧,它是通过侦探大师以及警察的观点展开的,以“福华CP的个人情感线以及与大BOSS的最大较量”贯穿整季。每一季设定有终极BOSS,如之前的莫莉亚蒂、第六季连环杀人犯迈克、最终季清道夫IT大佬奥丁等等。
以单元剧、相对模式化的创作方式,它的开场往往是一件新命案的发生或者一桩先行案件的了结,一般是一集一个主案件,至多引入一桩与个人情感相关的小案件两案并行。编剧习惯在尸体出现的方式上绞尽脑汁,不带重样的。除命案外,有时办案是为了救人如绑架案,有时顺带手地惩治奸商,潜文本相对较多。
小说里的福尔摩斯博广见闻,而剧中案件的涉及面也十分广博,涵盖政治、科技、宗教、数学、历史、军事、文化等领域,还引入了与时俱进的新晋话题,如女主播被绑案、炭疽菌恐袭案、校园枪击案等等,并且不满足于传统的犯罪手段,新奇特的犯罪手法在剧中层出不穷。当然,关于犯罪手法的细节刻画,对于国内刑侦剧来说,是不能够呈现的。
《基本演绎法》中关于侦探题材的一些普遍规律
犯罪和侦探同时存在,罪案在故事早期发生,剧中快速地引入观众期待,使观众拥有与福尔摩斯一同办案的平等机会,线索基本上交代清楚,几乎没有漏戏。
案件逻辑清晰,通过科学的侦破手法,而不是通过大量引入偶然事件、第三方力量或没有合理动机的嫌犯主动自首等方法来解决案件。当然,魔术、求神问卜、降灵符咒等非自然手段也不能作为破案的关键。剧中夏洛克也明确说了,从犯罪心理学上“宗教往往只是用来掩盖犯罪的真实目的”。
《基本演绎法》里的罪犯以高智商犯罪、坚守自盗的公职人员、中产精英居多。一般管家、脚夫、侍者、管理员、厨师,往往不被选为凶手。因为凶手一定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的人——往往是最不被怀疑的那位。
职业罪犯不能同时成为侦探。在侦探剧的主流价值观里不能以暴制暴,警察必须查明真相、拘捕罪犯并找到证据使之伏法。《基本演绎法》在寻找疑犯的过程中,也是寻找犯罪动机的过程,更要找到令其伏法的证据。
在侦破通向真相的道路上,必须是一场场曲折的过程,裂开了一道又一道的鸿沟,往往在最接近真相的时候,线索又一次中断了……这是一项死嗑脑力的活计。
对于侦探剧而言,悬念的设置,置关重要。悬念的设置,需要让观众保有好奇心和关心。“先行动再说明”,我们看到,剧中夏洛克往往先给出答案或行动,再做出演绎推理的解释。这也是推悬念和吸引观众注意的一种手法。
“先出假谜底,再给真答案”,剧中“熏鲱鱼”的技法也是编剧惯用的手法。剧中开始普遍采用的是“闭合式的神秘”,观众知道的并不比剧中的夏洛克多。谁是凶手?真相是什么?承载着观众的好奇心。编剧需要发展出三个以上可能的凶手,不断误导观众,即熏鲱鱼,而真凶的身份将一直隐藏到故事高潮。一旦凶手的身份揭开以后,转而采用“开放式的神秘”,我们的福尔摩斯这时候需要做的是——固定证据将其法办,又或者找到凶手的藏匿或逃窜的行踪。
回顾七季的《基本演绎法》,统一的风格,相对模式化的剧本,强剧情,快节奏,除推理演绎以外,还引入了美国黑帮、FBI、CIA、国际有组织犯罪集团、恐怖分子等多方势力的争斗,国际阴谋论、战略制衡上的政治游戏也是编剧创作上的偏好。
以独立案件自成一集的单元剧,有的写得精彩,例如,一些意想不到的不易觉察、看似无关紧要的线索相互之间发生了联系,引出了合理的作案动机;有的写得中规中矩,例如,为了得到介绍收养的居间提成,一个女人居然可以连杀三人,这个动机有些牵强。又如,一位美国IT大佬竟然可以左右一个东方国家的选举,哇,这美剧编剧的脑洞是不是开到外太空去了。
另外,常规侦探剧中,一般警方搜查人员不会被设定为凶手,但在《基本演绎法》里,警员、FBI、国安局等公职人员成为罪犯或幕后黑手的设定,屡见不鲜。暇不掩玉,这并不影响《基本演绎法》成为一部成功的经典侦探剧,也满足了剧迷们七年的侦探梦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cc 来源/编剧帮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0K3BnEIK6n1bYQJg-cU_DA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5908.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