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的暑期档终于迎来定心丸。
“含腾量100%”的《独行月球》使得中国影市积压半年的阴霾情绪得到排解,影院方更是豪气地给出了“刷新国产片首日排片占比纪录”的诚意,来迎接这部“救市之作”。
《独行月球》也不负众望,在高达62.5%的排片之下,截至19点,其首日票房已经突破1.8亿、最终成绩迈向2.5亿,终于能让一脸倦容的电影市场会心一笑。
目前,市场对于它的最大期待值在于票房落点,“稳过30亿,能否冲50亿”成了业内的焦点话题。当豆瓣开出7.3分的分数,《独行月球》的50亿+命运又多了一层讨论色彩。
30亿+的“稳了”,
50亿+的气质初显
正当业界因《外太空的莫扎特》口碑票房遇冷而叹息暑期档艰难之时,7月19日,预热许久的《独行月球》终于官宣定档7月29日,为暑期档上了一盘“硬菜”。
问题随之而来,自定档到上映仅剩10天的宣发周期,而纵观其他爆款影片预售时间都至少15天。《独行月球》能否在有限的宣发周期,造势出全民观影热潮,是其能否稳住30亿、迈向50亿的第一个关卡。
好在《独行月球》一直没有脱离公众视野。
从今年1月底的首支预告片,到暑期档期间影片物料频频释出,《独行月球》始终保持着充分热度。主演沈腾、马丽也在各大综艺节目中卖力宣传,使观众对于影片的期待值不断高涨。
《独行月球》部分营销事件
定档第二天,《独行月球》开启了预售,配合着票务平台的红包抢购、拼团购票等活动,快速刺激着观众购票的选择。
真正让《独行月球》30亿+稳住了、50亿+气质初显的事件,也是每一个爆款影片都蕴含的底气,那就是点映成绩。
7月27日,《独行月球》在全国25个城市点映了约8600场次,其中场均上座率60人左右,当日共收2150万元票房,并一举摘得日票房冠军。7月28日在18~22点黄金时段,扩大至全国范围点映,累计7.9万场次,收9704万元票房,《独行月球》成为了《八佰》之后,近三年暑期档点映效果最好的影片之一。
另外,据灯塔专业版显示,《独行月球》的映前想看人数超过60万,该成绩相较于已经存在的50亿+俱乐部影片,达到最高值。
售票平台也率先打开点映评分,9.6高分也是《独行月球》发力的底气,稳住30亿+、迈向50亿+票房的拼搏之路由此开启。
首先《独行月球》拥有独一无二的档期空间。
借助点映势能,《独行月球》映前预售及点映票房超过1亿元票房,在宣发周期和预售时间更短的情况下,完成了50亿+俱乐部的预售门槛。
相应地,市场也给《独行月球》首映日最高规格待遇。
据灯塔专业版显示,《独行月球》首日排片占比达到62.5%,刷新国产片首日排片占比纪录。上映首周末排片占比达到了62.4%、60.3%、69.7%,放映场次分别有21.7万次、17.7万、13.4万。
《独行月球》横向对比50亿+俱乐部影片的首周末排片占比以及反映场次,都具备明显的市场空间优势。
市场之所以能够给予《独行月球》最宽广的发挥空间,原因在于之前已没有热映影片散播长尾效应,同期无过硬竞争对手,后续也无头部重磅影片接档。
相较于《你好,李焕英》早期被《唐探3》碾压,《战狼2》同期有系列作品《建军大业》,《长津湖》也有其他国庆档影片,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开局并不具备头部项目势能,《独行月球》几乎给自身形成了最完美的长线档期。
而宽广的长线档期,也让《独行月球》后续的密钥延长,板上钉钉。《长津湖》《你好,李焕英》均是靠长期的密钥延映,得以实现票房的再突破。翻看目前的上映日历,国庆档之前,甚至国庆档都暂无头部项目定档,属于《独行月球》也将是超过60天的超长待机。
其次,50+亿影片的票仓分布需要让一二线主流消费市场与三四五线下沉市场保持均衡,才能完成票仓的突破。
《独行月球》是“科幻+强喜剧”,再加之“沈腾+马丽”的黄金组合,这样的搭配,对于下沉市场的开拓,撬动三四五线城市有着天然的优势。据艺恩数据显示,《独行月球》目前的票仓分布为,一二线城市48.8%,三四五线城市为51.2%。要知道,由于宣发期较短,《独行月球》的下沉势能还远未散播开来。
第三,目前《独行月球》的平均票价在43元左右,那么简单换算它至少需要累积吸引1.1亿以上的观影人次,才能够窥视50亿+俱乐部,而这个数字对50亿+俱乐部来说仅是门槛。
在下沉市场方面表现良好的《独行月球》对观影人次的开拓自然更有底气,另一方面,暑期档对于观影人次的拉动有着天然优势。
国庆档的《长津湖》累计吸引1.25亿人次走进影院,春节档的《你好,李焕英》有1.21亿观影次,而暑期档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1.41亿人次、《战狼2》则为1.6亿人次。
相较来说,春节档和国庆档中的50亿+,胜在单日爆发力以及高票价,带动整体票房增长,而暑期档的50亿+,则胜在能够吸引破纪录的观影人次,这其中原因离不开暑期拥有更长线的假期空间以及更实惠的平均票价。
7.3分是“上”还是“下”,
50亿+的悬念落脚
毫无疑问,在当下市场环境的保驾护航之下,《独行月球》本身的题材优势和类型创新元素同样是其迈向50亿+的重要助燃器。
《独行月球》属于是“科幻+强喜剧”类型题材,本身的题材类型、内容元素具备市场稀缺性和独特性。
恰逢前不久题材和类型相撞的重要玩家《外太空的莫扎特》遭遇滑铁卢。2019年《流浪地球》之后,四年来科幻电影题材红利“奖金池”已经爆仓,急需一位新玩家实现收割。
《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15天票房2.2亿
从《独行月球》公布的制作特辑,它自诩是一部高投资的重工业科幻片,比如其中95%的镜头涉及特效,100%实景搭建的月球基地……而这种高规格的制作水准能否达到观众的满意,或者能否掩盖影片其他的遗憾瑕疵,还要等进一步的口碑发酵观察。
另一方面,自春节档《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之后,电影市场久久没有强喜剧片。观众在众多主旋律电影以及沉重题材的包裹之下,太多人需要没心没肺地傻笑一场。
《独行月球》坐拥“沈马”王炸组合,组成了中国喜剧电影最梦幻的组合。沈腾与马丽时隔七年再次合作长片电影,仅这一个噱头,对于喜剧爱好者来说,必看理由已经充足。
在这么多内容利好元素的加持之下,上映首日的《独行月球》很快迎来豆瓣开分。
7.3分,虽然相比其他喜剧电影,其评分仍算优秀,但如若想靠口碑掘金票房纪录的话,这个分数并不算特别出色,另外,接下来是涨还是降,如若降,降的幅度大不大,将是《独行月球》票房前景的一大考验。
豆瓣截图
毕竟对于《独行月球》来说,在高举高打的状态之下,全网已然对其有着较高的期待值,如何不遭到期待值的反噬力,使得《独行月球》评分骤降,将是宣发方接下来的重点任务。
在小红书上就掀起了一阵关于《独行月球》的“小小负面潮”,不少博主给出“不好笑”“煽情”“尴尬”等评价声音,这也对应了豆瓣给出一星两星的那批人。
那么,如若后期口碑没被及时维护,《独行月球》的50亿+仍会显得步履蹒跚,甚至中途倒地。
但是,争议评论之中的一个“煽情”二字,也可能变成《独行月球》完成50亿+的重要武器。
从历届50亿+电影来看,“情绪共鸣、情感共振”是影片的共通词,它们都提供了超乎想象的情感链接,并形成情感洪流,从而撬动票仓。
这也是开心麻花在《独行月球》之上相较于以往作品的新尝试。除了常规高密度的笑点,《独行月球》还通过保卫地球等事件,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燃点,以及最后开心麻花还破天荒的浪漫了一把,以求借此来提升影片整体的“强共情”能力。
《独行月球》剧照
要注意的是,虽然《独行月球》具备这样的内容元素,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如何?还要接受观众的检验。如果只是一味的靠“强煽情”却没有搭配合格的电影内容,按照目前观众观影素质不断提高的趋势,他们也不会将就。
这就是豆瓣7.3分背后,宣发方需要重点把脉舆论方向的地方。目前“煽情”评论的出现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缩小占比才是关键。
另外,如何搭配市场反响把《独行月球》中的笑点、燃点、浪漫点有效散播出来,实现全网热议#今年最欢乐的两个小时##我真的燃了起来##没想到开心麻花还能这么浪漫#等情绪价值挖掘,也是促使情绪消费的不可忽视之处。
对于开心麻花以及沈腾主演的电影,总会有热议许久的名句金梗,如《夏洛特烦恼》“马冬梅”“就tm你叫夏洛啊”,《羞羞的铁拳》“你过来呀”,《疯狂的外星人》“毁灭吧,赶紧的,累了”,即使口碑溃败的《四海》也有沈腾一句“就一普通豹纹阿姨”的名梗出现……
《独行月球》被称为“含腾量”最高的一部电影,名句金梗自然也会频繁出现,这也可以为影片破圈提供充足的养料。
《独行月球》剧照
从目前7.3分背后的评论来看,“好笑”与“不好笑”的PK潮也在逐步形成,但庆幸的是,大部分观众还是给出了“笑到流泪”的推荐语,以及“故事完整”“特效优秀”等内容方面的点赞。
诚然,《独行月球》冲向50亿+俱乐部的道路上仍充满荆棘,全国疫情局势尚有反复,全国营业影院还未突破一万家,营业率也在80%上下幅动,重要票仓城市上海的影院复工率尚处在50%上下,无法将影片全部势能发挥开来。
《独行月球》并不能尽善尽美,完成所有人的口碑统一,但暑期档以及中国影市太需要一个50亿+爆款出现。愿市场能最终给《独行月球》的“创新”与“决心”一个极大的肯定,这也是给到大多数想要“坚持下去”的同行者最及时的鼓舞。
-
END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
作者:杜威
题图来自:《独行月球》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GRMP0xWQU6LqolvgDhyCw
内容由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附以原文链接
https://6pian.cn/news/11031.html全部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图片
发表评论